作者:子墨
叔本華說過:“人生就像寒冬的刺猬,互相靠的太近,會被刺痛,彼此離得太遠(yuǎn),又會覺得寒冷。”
與人相處,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畢竟誰都有保護自己的意識,當(dāng)你離得太近,對方就會有種壓迫感。
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彼此都舒服,留有一定的緩沖空間,不至于讓自己沒有余地。
情感上濃淡相宜,生活中知進退,懂深淺,做人做事,要清楚自己的位置,擺正位置,有自己底線和原則,也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xí)慣。
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正確看待對方,遠(yuǎn)觀可見全貌,離得太近,容易片面而偏執(zhí)。
保持一定的距離,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親疏有度,遠(yuǎn)近相安,有一點邊界感是成年人最好的修養(yǎng)。
人與人之間,不要侵犯各自的邊界,并懂得適可而止,有尺有度,才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保持一種安全的距離,會讓彼此的關(guān)系更加和諧。
“距離產(chǎn)生美”,人與人之間一定要保持距離,不同的關(guān)系,保持不同的距離,如果沒有距離,彼此都會不舒服。
更不要低估人性,人心復(fù)雜,有時候越是對他毫無防備,掏心掏肺的人,越是容易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你。
“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做人要懂得適度善良,做事也不要苛求完美。
你要知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任何關(guān)系到了極致,難免會變得越來越差。
自然如此,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如果彼此走得太近,越熟悉越是隱患,若是誰有一念之差,注定是一場災(zāi)難。
因為距離產(chǎn)生美感,太近的距離只會讓彼此厭倦,保持一點神秘感和距離感,可以不斷有新鮮感,若是走得太近,看清了,也就看輕了。
看透了,也就不在乎了,有時候免不了互相傷害,或不是故意,卻讓自己有了內(nèi)心的隔閡。
記得有一個刺猬取暖的故事,每到冬天,天氣寒冷的時候,刺猬都會集在一起取暖。
靠得太近的,就會互相被刺傷,就然后挪開身子,就這樣,一會聚,一會分開,非但沒能溫暖彼此,卻被對方弄得渾身是傷。
人與人之間更是如此,不要不相信,每個人都有私心,這就是自己的刺,靠得太近,就會彼此傷害,或許不是故意,卻也是受到了不必要的傷害。
當(dāng)你認(rèn)為跟一個人關(guān)系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時,你往前湊,別人也會往后躲,你越是表示友好,而對方越是懷疑你的意圖。
你付出了所有,或許,別人只是在應(yīng)付你,你期待別人對你也坦誠相待,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別人對你并不感興趣,只是你的一廂情愿而已。
在這個世界上,看不清的東西太多,不確定性也太多,不要傻傻的以為誰都可以信任,恰恰讓你受傷最重的都是身邊最熟悉的人。
他知道你那里是弱點,打你哪里你才能感覺痛。
故而,與人交往要長個心眼,擦亮眼睛,不要苛求別人對你好,你也不用表示真誠而讓別人尷尬。
沒有一種關(guān)系是會永恒不變,隨著時間和環(huán)境的變化,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日子過著過著就淡了,學(xué)會隨緣,不要著急全盤托出自己。
時間也會告訴你,世界上沒有永遠(yuǎn)的朋友,只有永遠(yuǎn)的利益,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guān)系,更不要低估人性的逐利規(guī)則。
稻盛和夫曾說過:“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種災(zāi)難。”
人與人之間,總是人心隔肚皮,誰也不知道誰是怎么想的,如果關(guān)系破裂,你所謂的隱私和弱點就會被對方作為把柄,當(dāng)對方翻臉不認(rèn)人的時候,對你就是致命一擊。
所以,盡量不要把自己的一切都透露給別人,以免反目成仇時,相互傷害。
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對于朋友、對于親戚都適用,距離讓各種關(guān)系安全而穩(wěn)固。
莊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間,平淡一些才好,小人之間,看上去無話不說,親密無間,有美酒一樣的甘甜,但是,卻最容易被迷醉。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說話懂得給自己留余量,做事懂得給別人留余地,話不要說滿,事不要做絕,能進能拖,才能游刃有余,人生掌握好尺度,掌控分寸,才不至于讓自己陷入絕境。
所以,與任何人相處,都要保持邊界感,并不是疏遠(yuǎn)對方,而是彼此尊重,更是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若是自己毫無保留,或許別人就會肆無忌憚,只有不近不遠(yuǎn)的距離,既溫暖了彼此,又有了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