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余華說:“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著 ,不要對別人心存太多期待。我們總是想要找到,能為自己分擔痛苦和悲傷的人,可大多時候,我們那些驚天動地傷痛,在別人眼里,不過是隨手拂過的塵埃。或許,成年人的孤獨,就是悲喜自渡,而這也正是我們難得的自由。”
人活著,真的沒必要為別人活著,也不要騙自己是為了偉大的理想,只要能夠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把自己的生命照顧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任何時候,都不要心存太多的期待,你的一切和感受跟別人毫無關系,即便你痛徹心扉,而你的痛苦在別人眼里根本什么都不是,也沒有人會與你感同身受。
不僅是成年人的世界,每個人在任何人生的階段,都要學會承受孤獨,讓自己變得堅強而不是矯情,若是一味地依賴別人,到最后,你才會發現,如果你不懂得成受,一切安好都是別人的施舍。
莫言說:“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那個與自己靈魂相近的人,到后來才發現唯一契合的只有自己。”
當我們痛苦的時候時,想找個人說說話,想找個靈魂相近的人,把自己的痛苦訴說,然而,我們終其一生,始終是沒有人愿意聽自己訴說,即便有也是一種敷衍,沒有人能夠讀懂你的痛苦。
因此,人生就是一個人活著,每個人的悲歡并不相同,我們不要苛求別人的能夠幫自己解除痛苦,自己也幫不了別人走出困境,人生無常,悲喜自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別人愛莫能助。
楊絳先生說:“人生總有一段路特別難走,抱怨沒用,因為時間不會為你停留;哭泣沒用,因為他人無法替你承受;若你后退,看你笑話的人挺多;若你往前,才有機會證明自己。”
任何時候,當自己遇到苦難和遭受痛苦的時候,千萬不要向任何人訴苦,因為別人眼中你的苦難就如塵埃一般,無足輕重。
人生悲喜自渡,這是當自己經歷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人間煙火中,自己的美麗自己欣賞,自己的痛苦自己承受。
與其向別人訴說痛苦,不如自己默默承受,在痛苦中成長,讓自己治愈自己,學會自己哄自己開心。
人生苦短,沒有誰會成為誰的救世主,人生無常,唯有自渡,才能讓自己解脫出來。
人生冷暖自知,自己的痛苦自己承受,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出來,才算是人生真滋味。
成年人的孤獨,雖敗猶榮,只能在暗夜中尋求光明,自渡人生苦短,而孤獨中讓自己安靜下來,或許,這一段艱難的時光,苦難的日子,也是我們難得的經歷和生命的自由。
也只有學會享受孤獨,在布滿荊棘的路上,砥礪前行,在生活的考驗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不然,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只有經過歲月洗禮的人,才配得上這顛沛流離的人生。
有時候,一個人的孤獨也是一種源自內心的享受,是人生中難得的風景。
劉震云說:“一個人的孤獨不是真正的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沒有人的人生不孤獨,人生注定了是一場孤獨的旅行,一個人在孤獨中旅行,有遺憾,也有無奈,更多的是我們不怕孤獨,學會獨自面對一切,淡定從容的走過千山萬水,不懼風霜雨雪。
在無常的世界上,對改變不了的事情釋懷,對能夠改變的事情盡力而為,人生起起落落,不必為難自己,改變自己,悲喜自渡,也是為了讓自己余生不遺憾。
余華也曾說過:“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把心掏出來,自已縫縫補補,然后睡一覺醒來,又是信心百倍。 ”
成年人的世界,更是一個人的世界,生活中的一切苦難,都需要自己一個人扛,不要對別人期待太多,只有自己扛住了,熬過去了,才會發現,原來自己也能夠如此堅強。
否則,你越是害怕苦難,越是不敢面對孤獨,便不會自愈悲傷,在任何苦難面前,不要心急,不期望,不依賴,才是成年人應該做的事情。
任何時候都要讓自己安靜下來,做好自己,這才是一個成年人的修養。
人生之中,誰都有可能受傷,總會經歷一些暗淡無光的時刻,在無助失望中崩潰,卻又不能放棄。
在苦難的日子里,不放棄,不焦慮,不害怕,當自己咬著牙熬過去了,就會說,這一切不過如此。
其實,我們孤身走在這個世界上,慢慢熬,慢慢經歷,你需要的歲月會給你,只要你學會安靜,默默付出,人生路上挫折再多,也會遇見你心儀的風景。
所以,在人生苦難的日子里,咽下所有的委屈,把苦難當作動力,自己治愈自己,自己救贖自己,人生中大多數的幸福和幸運都是劫后余生,只有熬得住無人問津的歲月,才能擁有快樂與幸福,才能配得上我們生活中想要的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