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弘一法師說:“人生最忌諱的就是過于圓滿,不信你看看身邊的人,有人婚姻不好,但是子女很優秀,有人婚姻很好,但他的身體不太好,有人事業很順,但是家庭不和睦,有人家庭和睦,日子卻過的很清貧。”
人生沒有圓滿,只有自我感覺良好,而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花半開,酒半薰,濃淡相宜,適合自己就好。
沒有人的人生會圓滿,人的欲望是無止境,沒有盡頭的,如果懂得了人生無常,就會知道理解和包容缺憾,在生活中忍受缺陷,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圓滿和完美。
古人云:“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 事不可做盡,話不可說盡。”
每個人的福氣都是有限的,不可享盡。自然之中,更是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功不求盈,一半一半,才是真正的圓滿。
也只有知足常樂的人,才會真正的擁有幸福,若是貪心不足蛇吞象,你丟失的不只是幸福,或許會引來禍端。
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去做應該做的事情,不苛求,不奢望,安于某種生活,即便這方面不如意,也會有如意的一面。
正如有人說:“如果事與愿違,一定另有安排;所有的失去,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人最怕的就是不知足,人生中最痛苦的事就是事與愿違,悲哀的人生,則是活在欲望里,不懂得安慰自己,不懂得苦盡甘來,物極必反的道理。
人若是不追求完美,也就沒有那么多煩惱,幸福的生活就在于自己心里平衡度,追求美好,卻不強求完美,如此才會心境平和。
你更要知道,上蒼是公平的,不會讓所有的幸福和痛苦,都落在一個人的身上。
記得楊絳先生曾說過:“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得到金錢,擁有金錢未必擁有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償。”
任何人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都要懂得適可而止,在黑暗之中也不忘光明,在苦難之中更要看到希望,培養內心的滿足感和樂觀積極的態度,學會平衡自己,懂得東方不亮西方亮。
這意味著我們既要追求美好,也要有內心的安靜,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擁有屬于自己的價值觀與目標和追求。
最重要的就是,學會適應和接納生活中的不完美,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和知道辯證的看待問題,讓自己心懷希望,不失斗志。
你要知道,求而不得,不圓滿才是人生常態,事與愿違,有時候未必是遺憾,也許,你想要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所以,面對人生無常和人生缺憾,懂得知足常樂,凡事不必苛求圓滿,懂得適可而止,是知足常樂,也是一種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