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蘇洵之言,如洪鐘大呂,令人振聾發聵。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們總會遭遇形形色色之事,或如疾風驟雨,或似暗礁險灘。
而在這諸多境遇之中,事來能抗住,事過能翻篇,此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與不凡的境界。
一、事來抗住,是勇者的擔當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筆下的竹,正是事來抗住之人的寫照。
人生在世,風雨難測。古有文天祥,面對元軍的威逼利誘,他以堅定的信念抗住了生死的考驗。
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他在獄中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詩篇。
那是對國家的忠誠,對信仰的堅守,是在巨大壓力之下,挺起脊梁,扛起責任的偉大壯舉。
在現代社會,亦不乏這樣的勇者。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當疫情如洪水猛獸般襲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
長時間的工作,高強度的壓力,感染的風險,這一切都沒有將他們擊垮。
他們如同守護生命的燈塔,在黑暗中為患者帶來希望。事來抗住,是在困境中展現出的頑強毅力,是不被困難所打倒的堅韌不拔,是在責任面前毫不猶豫的擔當。
二、事過翻篇,是智者的豁達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洪應明的這句名言,道出了事過翻篇之人的心境。
韓信,曾受胯下之辱,那是何等的屈辱。
然而,他并未被此過往所羈絆,而是將目光投向遠方。
在追隨劉邦之后,他盡顯軍事才華,助劉邦成就帝業。
他沒有糾結于曾經的不堪,而是選擇了翻篇,讓過去成為激勵自己前行的墊腳石。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不如意之事。
或許是一次失敗的考試,或許是一段破裂的感情。
若總是沉浸其中,便如同陷入泥沼,難以自拔。而那些能夠事過翻篇的人,懂得放下過去的包袱,輕裝上陣。
他們明白,過去的已經過去,無論好壞,都無法改變。
唯有向前看,才能迎接新的生活,這是一種豁達的胸懷,是一種超脫的智慧。
三、本事與格局,是人生的雙翼
事來抗住是本事,這本事如同鳥之羽翼,能讓我們在風雨中保持飛翔的姿態;事過翻篇是格局,這格局恰似天空之廣闊,能讓我們的心靈擁有無盡的包容與釋懷。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仁人志士正是憑借著這樣的本事與格局,書寫出壯麗的篇章。
蘇軾一生坎坷,屢遭貶謫,但他既能在困境中“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抗住仕途的風雨;又能在回首往事時“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將過往的榮辱拋諸腦后。
他的一生,是本事與格局的完美結合,成為千古傳頌的佳話。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的話在耳邊回響。
事來抗住,事過翻篇,這不僅是一種處世態度,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讓我們在生活的磨礪中,不斷修煉自己的本事與格局,以堅定的意志迎接挑戰,以豁達的胸懷放下過往。
如此,方能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乘風破浪,駛向那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