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爬百望山的時候,看到山間小路上立著一些觀鳥科普牌子(百望山已經成為觀鳥愛好者聚集地了),其中一張介紹說:這個鳥,就是杜甫先生筆下的黃鸝。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背這首詩,30年后,發現自己還是沒弄懂這首詩。尤其是站在博物學的角度去探索這首詩的時候,發現自己基本是個白癡。
今天先分析這首詩的前兩句,以詩為線索,補上一堂關于鳥類的自然常識課吧。
細數我所能叫出名字的鳥類,依次是:麻雀,燕子,喜鵲,老鷹(至今未見過真鳥),啄木鳥(也沒見過真鳥)……如果讓我寫這首詩,大概只能寫成:兩只喜鵲枝頭站,一群燕子天上飛。
有時候,沒有點生活常識或自然知識,連好的詩句都寫不出來呢。
話說杜甫先生是在哪里見到黃鸝和白鷺的?他也喜歡觀察大自然么?
特地查了一些資料,具體如下:
1.關于黃鸝
黃鸝是雀形目、黃鸝科的1屬,共有31種。主要分布于歐、亞非、澳洲的溫帶和熱帶地區。
中國有1屬6種,常見如黑枕黃鸝,俗稱黃鶯,在中國為夏候鳥。黑枕黃鸝在中國分布范圍較廣,種群數量亦較豐富,通常每年4-5月遷來中國北方繁殖,9-10月南遷。
黑枕黃鸝是一種很有益的鳥類,不僅嗜吃昆蟲,在植物保護中意義很大。
黑枕黃鸝羽色艷麗,鳴聲婉轉,常被捕捉作為籠養觀賞鳥(很不幸)。
黑枕黃鸝在中國分部很廣,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一直往南到廣東、廣西、福建、香港、臺灣和海南島,往西到四川、貴州和云南,往東至江蘇、浙江等東部沿海地區……
據此推測,杜甫先生筆下的黃鸝,極有可能是黑枕黃鸝。
2.關于白鷺
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和雪鷺四種體羽皆是全白。
百度介紹里有一句說:白鷺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裝飾用,俗稱白鷺絲毛,常遠銷歐美和世界各地。——這個介紹讓人很好奇,白鷺冠羽長什么樣?買家拿來裝飾在什么器物或者飾品上呢?進一步搜索相關信息,無果。
對此條介紹,多少有點存疑。
我隨便配了一張圖
值得關注一下三種不同類型白鷺的生存現狀——
1.大白鷺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并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
不能確定這個是大白鷺,中白鷺,還是小白鷺
中白鷺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
小白鷺是鷺類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簡稱為白鷺,屬于《濱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
說到白鷺,大詩人白居易也曾賦詩一首: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發垂。
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
感謝杜甫先生,通過一首寫成于公元760年左右的詩,引領我進入觀鳥世界。
關于這首詩的后兩句,下次再寫吧。從窗含西嶺千秋雪開始,便要進入杜甫先生悲慘的人生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