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同學對媽媽最近的表現很不滿意,主要表現在:媽媽和阿姨們聊天的話題單調又令人討厭,三句話離不開:報什么班?
三寶同學幾次提醒媽媽:不要總是聊這些沒用的。你可不可以回到以前,只聊聊喝茶,看書這些賞心悅目的事情?
深深嘆息,我啥時候變得這么雞血了?
自從小朋友升入小學高年級以來,關于小升初的恐慌不知不覺就冒出來了,大派位的隨機分配機制讓人一刻也不得安寧,生怕自己的娃娃被添了坑。我對三寶同學說,有時候我們要感謝家門口存在的差學校,因為有它的存在,大家伙都分外努力——生怕自己被分配到那里。
這個中秋假期,好不容易約到小伙伴一起玩耍。爬山的時候,小伙伴對三寶說,他現在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課,周末也基本都有課,他像個小大人似的對三寶說,“我們五年級了,必須瘋狂的學啊”。
我附和著:現在孩子們都不容易,都在努力呢。
三寶很生氣的說:哼,說得好像我沒努力學習似的~
最近我也開始被朋友們鄙視,以前那么口口聲聲的說“絕對不讓孩子上奧數”的人,現在,卻自己主動攢起班來。現實真是啪啪打臉,打得人無話可說。
其實奧數這門學問,走進了才會發現他的魅力,它確實不適合每一個孩子,也的確是有難度系數的,不然教室里不會出現孩子和家長一起學習的畫面了。必然是孩子一時學不懂,家長要迅速做好筆記,回家先自己學會,然后再講給孩子聽。
花一份錢,兩個人學,身為家長學員,通過這樣的學習,大概也有助于緩解老年癡呆的提前到來吧(苦笑)。
吳老板跟著上了兩堂課,回來感慨坐在他后面的家長筆記做得真好,他感受到了自己和人家家長之間的差距,“所以呢,痛定思痛吧,比你厲害的人都在努力學習,我們有什么借口懈怠呢?”
果然如同網上大家總結的那樣:十幾年前考入北京的學霸們,終于聯手把北京打造成了一座學霸相互廝殺的高水準格斗考區~
向來數學不好的我,也買了一個本子在后面記筆記,偶爾聽懂一兩道題,竟然有種強烈的愉悅充盈身心(苦笑)——這也算是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吧?
看著教室里那些比自己優秀許多的爸爸媽媽甚至還有姥姥奶奶級別的家長們在那里奮筆疾書全情投入的學,除了自愧不如,倒也淡定了幾分,阿Q似的想著:再厲害的人,也需要助手吧?我們做個小跟班就好~
隔壁教室里,一個分貝很高的老師在講授二年級語文課,走過教室門口的時候,我聽見她對孩子們說:都坐好了,我的課是很嚴格的,必須認真學。
不知道為什么這場景讓我想起《飛越瘋人院》里的那個女護士~
我問教室門口的一個爸爸:二年級的語文,你希望孩子在這里學會什么呢?那個爸爸說:你知道嗎,我的孩子上二年級了,竟然還不知道自然段是什么!不學怎么行?!
他的回答,讓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家長的恐慌與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