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進行時——寫好看的歷史
(宋太祖趙匡胤卷)
文丨簡書推薦作者 野狐貍 圖丨源自網絡
4.忽悠時代
趙光義失去了武力解決邊患的勇氣,但李繼遷找到了遼國做靠山,在西北鬧得不亦樂乎,不理他也不行。于是,趙光義聽取趙普(當時第三次出任宰相)的建議,決定收起棍棒,拿出糖果,進行和平招降。
端拱元年(988)五月,一直賦閑在家的李繼捧突然被趙光義召見,他被告知,你將再次出任定難節度使,重新掌管黨項故地,朝廷會護送你回老家,同時,還附送你了一個新名字——趙保忠(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在下文仍稱其為李繼捧)。
按照趙普的想法,就是放李繼捧回去對付李繼遷,讓黨項人窩里斗,大不了再回到以前的半獨立狀態好了。
估計是擔心李繼捧回去后打自己的小算盤,就賜名“保忠”,取“保證忠誠”的意思。可問題還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李繼捧回到夏州后馬上和李繼遷穿起了一條褲子。道理也很簡單,李繼捧獻出土地,本來就是無奈之舉,并不是真心想取消屬于黨項人的獨立政權。再者,他和李繼遷之間本沒什么過節,何必去冒風險對付自己人呢?
于是,回去不到半年,李繼捧就上書宋朝,表示李繼遷經過他的批評教育,已經深刻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對過去的行為十分悔恨,以后再也不胡鬧了,還請朝廷給予原諒,順便再安排個官當當。
李繼捧純粹是睜眼說瞎話。就在差不多同一時間,李繼遷也在向遼國打申請報告,表示雖然李繼捧是代表宋朝來接收五個州的,但兩人矛盾不大,請求他和繼捧講和。
其實,李繼捧和李繼遷兩人經過幾年的折騰已經完全想明白了,腳下的土地本來就是屬于黨項人的,內部爭來爭去,只會被別人(宋朝或遼國)利用,到頭來誰都落不著好。
總結教訓后,李繼捧和李繼遷決定改變被人當猴耍的局面,開創屬于自己的耍猴時代。
于是,李繼捧不停地忽悠宋朝,說招降李繼遷及黨項部落的成果如何如何,幾番牛吹下來,宋朝賞給他的官帽越來越大,被封為特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級別)。
李繼遷也不含糊,不停地忽悠遼國,說攻擊李繼捧戰果如何輝煌。遼國為了鼓勵他繼續牽制宋朝,封他做了“夏國王”,還把一個公主嫁給了他(忽悠了一個老婆)。
盡管兩兄弟靠忽悠賺得盆滿缽滿,但也有露陷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李繼遷死性不改,還是經常騷擾宋朝邊境,偷雞摸狗的事情仍沒少干。
淳化二年(991)七月,宋朝察覺到事情有點不對勁,就派兵到夏州來討伐,李繼遷怕挨揍,又請李繼捧替自己說好話,表示這回是的的確確、真心實意地投降了,讓宋朝千萬再相信他一回,至于邊境摩擦,主要是因為經濟上實在太拮據,如果能順便再賞塊地的話,那就更完美了。
宋朝眼看李繼遷態度不錯(也拿他沒轍),就安排他做了銀州觀察使,還讓他弟弟當了綏州團練使,同時附送李繼遷新名字一個——趙保吉。
以前拼死拼活掙不來一塊地,現在不費一刀一槍,居然空手套白狼,拿到了銀、綏二州,要說還是腦力勞動值錢啊。
李繼遷嘗到了甜頭,決定把忽悠事業繼續做大做強,宋朝的軍隊前腳剛走,他就向遼國報告了成果,還把李繼捧介紹給了遼國。
同年十一月,李繼捧也投降遼國,并被封為“西平王”。
至此,趙光義和他的臣僚們才發現,不但李繼遷的問題沒解決,還白搭進去一個李繼捧,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枉我們個個飽讀詩書,居然被兩個來自不毛之地的半文盲給忽悠了,欺人太甚!為了好好家訓這兩個騙子,趙光義批準實施了一項新的舉措——經濟制裁。
- 未完待續 -
野狐貍講宋史
本平臺內容皆為原創
謝 絕 轉 載
小編微信號:nbha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