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堂
詩詞課
(詩篇)
要在唐朝詩人班級里推選一個文藝委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大多數詩人都很“文藝”,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都難不倒他們。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把文藝委員的帽子送給晚唐詩人李商隱。沒錯,就是那位和杜牧合稱“小李杜”的李商隱。
選李商隱做文藝委員是基于他的詩歌創作風格,李商隱的詩特別講究文辭優美,含蓄精致。如此一說,可能同學們又會有疑問,很多詩句都非常優美,為什么偏偏強調李商隱啊?事實上,李商隱的詩風確實獨樹一幟,他的詩有著濃郁的駢文風格。所謂“駢文”,我們又稱駢麗文,駢偶文,特別講究字與字,句與句之間的對仗,喜歡用華麗的辭藻和大量的典故。如果大家背誦過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有體會,它的句法以四、六句為多,通篇用典,非常雅致精巧。更有趣的是,李商隱的駢體詩經常不顯露主題,讓人讀了以后感覺云里霧里。照理說,一首詩如果讓人主題都摸不著頭腦,肯定不能算一首好詩。但是,李商隱的詩偏偏有一種奇特的魔力,讓人如墜云里,卻又有著朦朦朧朧的美感。總之,他的詩更像是一件華麗的工藝品,玲瓏剔透、意味深長,可以讓人在手里不停地把玩,百看不厭。
李商隱之所以會形成如此特別的創作風格,也和他的成長經歷有關。唐憲宗元和八年(813),李商隱出生在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一個小官僚家庭,在他還年幼的時候,祖父、父親就早早病逝了,小商隱跟隨母親過著清貧的生活,不但要讀書學習,還要干點體力活補貼家用。在壓抑的生活條件下,他的性格變得異常敏感、怯懦,只喜歡一個人孤獨地思考,尤其喜歡鉆研各類古文,年紀輕輕就寫得一手好駢文。
李商隱是個特別不擅長處理人際關系的人,然而造化弄人,這個單純的書生偏偏卷入了復雜的黨爭漩渦,且一生都未能擺脫其影響,深受其害。李商隱一度受到詩人令狐楚的賞識,令狐楚還將自己的兒子令狐绹介紹給李商隱認識,李商隱能夠進士及第就歸功于令狐家族的推薦。偏巧,李商隱后來又得到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賞識,還做了王茂元的女婿。晚唐時期,牛李黨爭異常激烈,李商隱的恩人令狐楚屬于“牛黨”成員,而他的岳父王茂元則屬于“李黨”成員。于是,在眾人眼里,李商隱成了一個見利忘義、首鼠兩端的小人。在黨爭的裹挾下,李商隱經常被排擠到邊遠地區做個小官,他一直孤獨地生存著,寫詩成了他訴說委屈的唯一渠道。大中十二年(858),感嘆著“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李商隱在鄭州病故,年僅四十五歲。
李商隱的詩和他的人一樣,意蘊豐富卻不外露。那些精美的文字就像遮住美女面龐的薄紗,讓你無法看清全貌,捉摸不定背后的喜怒哀愁。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詩,名字就叫《無題》。
李商隱究竟想寫什么,都得靠猜。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乍一聽,小朋友可能會覺得很奇怪,怎么讓我們學一首情詩呢?不急,在我看來,愛情本來就是文學永恒的主題,對同學們而言,也不需要避諱什么。更何況,李商隱的情詩并非單純的情詩而已。
這首詩是以一個女性的視角來寫的,誦讀這首詩,更像是在聽一個女子細聲訴說。“相見時難別亦難”,因為現實的阻隔,情人之間相見很難,分別時,心有不忍,更是難上加難。李商隱用兩個“難”字,輕巧地勾勒出情人之間分離時渴望相見、相見后害怕分離的糾結心理。“東風無力百花殘”,筆觸突然轉到了景色,東風綿軟無力,百花紛紛凋謝,人們無法挽留逝去的春光,只能徒留嘆息。這正如情人之間的別離,只能看著對方遠去,無法長相廝守。在李商隱的筆下,感情和景色的連接顯得嚴絲合縫,不著一點痕跡。
李商隱的很多詩句因為精于雕琢而流傳不衰,比如“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等等。此詩的頷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也是經典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女子告訴人們,對情人的思念就像春蠶一樣,直到生命逝去才會停止,就像蠟燭一樣,直到化為灰燼才會停止流淚。現在,人們不僅用這兩句詩來描寫感情,還會用來表達一個人的奉獻精神。是的,這就是李商隱的詩句,他能讓人從各個角度去品味琢磨。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女人的訴說開始愈加具體。“曉鏡”是早上的鏡子,云鬢指“女子的鬢發美麗如云”。早上梳理頭發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容顏已改,青春不再。古人照鏡子的時候總是容易感傷,比如李白的“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張九齡的“誰知明鏡里,形影自相憐”等等。而女人對于容顏的變化自然更加敏感。“夜吟應覺月光寒”則是女子在想象自己的另一半:他若夜不能寐,起床吟詩的時候,是否會感到月光的寒冷?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最后,女子將思念寄托到想象之中,“蓬山”是傳說中的神山,它在大海之中,為仙人居住的地方。“青鳥”是傳說中的三足神鳥,它是替西王母傳信的使者。她在哀嘆,“去蓬萊仙山沒有道路可走,只好請青鳥代替我傳遞訊息了”。
這就是李商隱的詩,一千個人可以有一千種理解,或許你讀了之后,會有另一番感悟呢。
下面兩首李商隱的詩也很有名,不妨一學。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登樂游原
唐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小編微信丨nbhanlin 簡書 丨野狐貍 新浪微博丨野狐貍 頭條號丨野狐貍 《五堂詩詞課》已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 五堂詩詞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