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約前280~前233年),也稱韓非子,是戰國末期韓國貴族。韓非口吃,不善于言談,喜好著書。是先秦時期著名思想家,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者。韓非師從荀卿,但思想觀念卻與荀卿大不相同,他沒有承襲儒家的思想,卻“喜刑名法術之學”。韓非身為韓國公子,目睹韓國日趨衰弱,曾多次向韓王上書進諫,希望韓王勵精圖治,變法圖強,但韓王置若罔聞,始終都未采納。這使他非常悲憤和失望。這位極具時代使命感的哲人以其審視的目光、冷峻的思考、理性的分析,從“觀往者得失之變”中探索變弱為強的道路,提出了最具特色的“法”“術”“勢”相結合的法制理論。法是指健全法制,推行法令;術是指駕馭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政策和手段;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其目的是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寫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余萬言的著作,這些著作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發了他憂憤孤直而不容于時的憤懣。
韓非的著作面世后,秦王大加贊賞。后來韓非子奉韓王之命出使秦國,因為李斯的嫉賢妒能,使得他受到了秦王的猜忌,最終被李斯用毒藥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