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義是晉代左思《三都賦》寫成之后,抄寫的人非常多,洛陽的紙因此都漲價了;后比喻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
【出處】
《晉書·左思傳》:“于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晉書·左思傳》:“于是豪門貴族之家爭相傳閱抄寫,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價格大漲。”
西晉太康年間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學家叫左思。但左思小時候并不出眾,曾學習書法、琴藝,都沒有學成。而且他其貌不揚、身材矮小,也不善言辭,連他父親都說他:“左思根本沒法兒和我小時候相比。”左思聽到父親的話非常難過,于是發奮讀書,就算有時間也不出去玩,只是在家里專心學習。當他讀過東漢班固寫的《兩都賦》和張衡寫的《兩京賦》,雖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氣魄,華麗的文辭,寫出了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的京城氣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虛而不實、大而無當的弊病。從此,他決心依據事實和歷史的發展,寫一篇《三都賦》,把三國時魏都鄴城、蜀都成都、吳都南京寫入賦中。為寫《三都賦》,使得筆筆有著落有根據,左思開始收集大量的歷史、地理、物產、風俗人情的資料,大量的書、資料、堆滿了屋子。收集好后,他閉門謝客,開始苦寫。他在一個書紙鋪天蓋地的屋子里晝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個滿意的句子。經過十年,這篇凝結著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賦》終于寫成了!文章寫好后,左思將文章送給當時的文學家張華品評。張華越讀越喜歡,并拿去給當時的學者皇甫謐看。皇甫謐讀后大為贊賞,親自為文章寫了序言。《三都賦》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洛陽,每個人讀了都贊不絕口。人們爭相傳閱抄寫,一時間竟讓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價格大漲。【例句】
他的文筆極佳,人們紛紛傳閱,一時間洛陽紙貴,大家紛紛贊不絕口。
【互動】
今日成語的尾字是“貴”,這個字開頭的成語常見的很多,不知你知道幾個呢?歡迎來以“貴”字來成語接龍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