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Comics近年來被Marvel拉開的差距可是越來越遠了,無論是漫畫產業還是改編電影的產業。但是DC依然不甘于就此投降,從“超人”系列開始重制后,就企圖通過幾個最為出名的英雄來擔起DC英雄電影的大旗。
可是,宣傳做到極致的《蝙蝠俠大戰超人》,卻得不到意料之中的成功,預告片剪得十分精彩,整片卻是節奏緩慢。也許,唯一讓人覺得期待的,就是《蝙蝠俠大戰超人》中,最后提及到“正義聯盟”的即將開啟了,也算是保留了一些盼頭。
當然,今天并不是想說“正義聯盟”,反而是這群正義英雄,尤其是蝙蝠俠的敵人們,惡名昭彰的“自殺小隊”。
《自殺小隊》并沒有在內陸院線上映,可是看完后,金箍棒覺得,其實就算上映也沒什么問題啊!雖然說是一群“惡人”,但是我看到的卻是一群外表兇惡,內心卻有著溫暖,表現傲嬌的普通人。
《自殺小隊》前面還是用了不少的筆墨來交待主要成員角色的一些背景、能力等等,看著就像是介紹戰隊成員似的。
Will Smith飾演的Deadshot一看就有種好男人的感覺,在殺人如麻金錢至上的冷面殺手和女兒至上的溫暖老爸間無縫切換。這種設定太“人性化”了,以致于根本無法將其看成“惡人”。
而EI Diablo(復仇惡魔)則是較好地延續了其原本的性格,整支隊伍中的唯一好人(雖然外表極其兇狠)。可是作為隊伍中的主要超能力輸出的存在,居然在這一作中就領便當了,說真的,金箍棒還挺喜歡這個操控火焰的,還可以變身成惡魔形態,簡直強勁的群攻輸出。
至于最為多人關注的,應該就是“小丑女”哈莉·奎茵了。作為隊伍中的女性角色,外表火辣,內心卻是極其混亂,思想跳躍,對于“小丑”一往情深。要論戰斗力,估計哈莉奎茵是最低的了,只會那個棒球棍揮幾下,偶爾拿個手槍點射,也就身體協調性比較強了。不過,有“小丑”的在后面撐腰的加成,勢力還是不可忽視的。
話說,今年金箍棒去廣州CICF的時候,見到了一個“小丑女”的cosplay,嗯,還是不錯的。
另外還有性格徹底弱化的回旋鏢隊長,雖然丑但是自戀而且有冷笑話天賦的殺手鱷,沒什么存在感的武士刀卡塔娜,露把臉就掛的活結。整個隊伍雖然“惡人云集”,卻在電影中并不能看出太多其“惡”的一面。
不得不說,這部《自殺小隊》將惡人拍得有點太可愛了。
當然了,既然是涉及有“小丑”這個角色,就很容易拿來比較。金箍棒認為,DC的漫畫翻拍電影中,最精彩的絕對是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而這個“蝙蝠俠三部曲”中最精彩的角色,希斯·萊杰飾演的“小丑”必定榜上有名。諾蘭鏡頭下塑造的小丑實在太過傳神,太有感染力了!那種扭曲、那種智慧、那種瘋狂,可以說在《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存在感完全凌駕在蝙蝠俠之上。
而《自殺小隊》中的小丑,作為配角出場但存在感依然很重。杰瑞德·萊托飾演的小丑有著別樣的神韻,表情和語氣上較為夸張輕浮,妝容方面更加貼近“小丑”的顏色。不過在瘋狂、扭曲、傳神等更加內心演繹方面就及不上希斯·萊杰的版本了。
整部《自殺小隊》看下來,故事較為平鋪直敘,沒什么太大的懸念,也沒有太多的起伏,甚至連一點煽情的地方也沒有。可以說,故事性很差。不過交待背景和人物描述方面倒是做了不少功夫;片尾也對續作留著足夠的懸念,而且蝙蝠俠的參與更加的耐人尋味。
最后,看了《自殺小隊》后,就不得不想起之前也提及過的《守望者》。同樣是反英雄的故事,《守望者》的冰冷和真實更加深刻,可以說《守望者》在同類型的影片中也算是做到了極致。看來對于DC Comics的改編,還是扎克·施奈德功力更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