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是萬物所歸趨的奧秘之所。善人懂得去寶愛它,而不善之人則因為有它,所以方得和合保育。合于至道的美言可以得到別人的尊崇,合于至道的美行可以提高人的形象。即使人會做出不善之事,但自然大道企怎又忍心拋棄它呢?
因此要是你立為天子,并置設了三公,即使是擁有了兩手相拱的璧玉,并且乘坐駟馬所駕的華車,這都不如進入到這自然大道之中,好得安歇!
古先圣人之所以特別尊榮自然大道,這又為什么呢?難道不是說:只要真心探求,必有所得,即使獲了罪,也可得大道之保育而豁免,正因如此,自然大道是天下人所尊榮的。
藥方:
自然大道是萬物所歸趨的奧秘之所,它以包容為德!世間紅塵,且讓它囂嚷一下,也就沉寂了!沉寂了,就好。靠著外在的華美、光鮮,是不實際的;要由內在樸實的生長起來!
大道無形,去掉了「形」,進到了「無」,這樣才能入乎「道」,最后是要無所不在的「大」,這是一個不休止的歷程。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遵道而貴德。道之生,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白話譯文:
自然大道,創生天地,內具本性,蓄涵其中,存在事物,形著其體,事物相接,造成時勢。
如此說來,存在萬物沒有不遵從自然大道,而以內具德性為貴的。自然大道的創生,內具德性的蓄涵,不經賦予與命令,就只是自然無為而已!正因自然大道,創生天地,內具本性,蓄涵其中,就如此生長、如此發育,如此結籽,如此成熟,就如此養育萬物,懷養萬物。
自然大道生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自然大道助成萬物,而不矜恃其功;自然大道成長萬物,而不主宰控制;這就叫做玄遠幽妙之德啊!
藥方:
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根源,必有其本性,根源叫「道」,本性叫「德」,如其根源、本性,就叫「道德」。不要在末端的事勢用工夫,而要在根源的本性上好好生長。道理、道理,因道成理,事勢、事勢,因事成勢!道理優先,事勢在后!用認知去定住,用智慧去觀照,用德性去成全,用大道去銷融!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窬,大方無隅,大器晚(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白話譯文:
上士之人聽聞大道,勤勉而行、戮力不懈;中士之人聽聞大道,將信相疑、時存時亡;下士之人聽聞大道,訕然大笑,要是不笑就不叫大道啊!
因此古來成語說:光明之道,像是暗昧;前進之道,像是后退;平坦之道,像是崎嶇;高尚之德,卑如山谷;大功彰著,像是受辱;廣博之德,像是不足;剛健之德,像是偷惰;質樸真實,像是空虛;方正廣大,便無棱隅;宏偉器識,不必期成;大道之音,無聲可聞;大道之象,無形可見;大道隱微,無名可識;就只此大道善于助長萬物、成就萬物!
藥方:
別人怎么說是一回事,我怎么做更是一回事;這回事不同于另一回事,只此一回事,如其所如,自自在在!世俗人看得很低,而值得作的事,往往具有強大的生長力量,可以一試!
自然大道是「自然」,是「大道」;自然就不在意他人,而是自自然然;大道就不避崎嶇,何路非大道也。大道是看不見的、聽不著的,但它就在生長中!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白話譯文:
大道,恒常變通,是不可名言表述的,像是未雕琢的原木一般!它精微幽深,天下間沒有誰能支配它的!在上位的侯王們要是能守此自然大道,萬物將會如其萬物,自然生長!就如同天地乾坤、陰陽之氣,和合相感,自然降下了甘露,不必去命令人民,而它已自然均平!人們經由名言去建制這個世界,名言既已構成,那重要的是要能夠知其所止;能夠知其所止,這樣才能免除危險!大道之流布于天下,就好像山川深谷的水必然流歸大海一般!
藥方:
心靈的治療不能老在端倪上用工夫,要回到本源,回歸之法,便得剝落語言的執著!不要強求溝通,要體會靜默!靜默中有真樸的愛,大道之愛!知其所止,不是在現象上去止住,而是用理想去轉移!猛然煞車是會翻車的,要懂得轉個彎,才能活下去!
放下它!放不下,那就放著!放著,用遺忘的方式放著!讓它回到記憶的海洋中!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白話譯文:
默然無語,自然天成,暴風刮不了一整個早上,急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誰使得它們這樣子的呢?是「天地」天地尚且不能讓暴風急雨持續長久,更何況人呢?(人怎可能讓苛政暴刑長久呢?)因此之故,順從于自然大道的,它就和同于自然大道;依循著天真本性的,它就和同于天真本性;一旦失去了自然大道、天真本性,它也就這樣失去了自己。
生命和同于自然大道的人,自然大道也樂與相伴;生命和同于天真本性的人,天真本性也樂與相伴;生命失去其自己的人,那自然大道、天真本性也就不愿與它相伴。自己守的信諾不足,自然大道、天真本性也就不信任它!
藥方:
與其相信話語的確認,不足相信一切會默運造化、自然天成!
暴風急雨,就讓它過去吧!過去了,天地澄明,平坦太平!即使是錯的,包容它,就可能長出對的;即使是對的,強調它,卻可能變成錯的。內在的確認,相信自然天成,也就會自然天成!大自然有一獨特的偉力在焉!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白話譯文:
最大的德行愿景,就是順從著自然大道。自然大道究是何物呢?有無虛實,恍惚難辨!恍恍惚惚中,自然大道顯現了意象;恍恍惚惚中,那意象逐漸轉為具體的形物了;自然大道是何等深遠而幽冥,卻隱含著精誠的動力,自然大道的精誠是真切的,這里有其確信不移的地方。
從古到今,人們用了許多名言概念去建構這世界,它總離不開「自然大道」。就是經由「自然大道」,才能審閱人間大眾各種事物。我何以能夠知道人間大眾各種事物的情狀呢?就憑這「自然大道」。
藥方:
具體的形物要分辨清楚,但要超越它,真實的圖象要明白,但要空卻它。自然大道是無名、無形、無情、無象的,只是個自然而已!順從著自然大道,就不必強調自覺的德行,精誠自可以不移,真正的精誠不是勉強,而是自然。
回得「自然大道」,一切清楚明白,人間事物,整整齊齊,一個走不了!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白話譯文:
廢棄了自然大道,就得強調人間的真情實感、義理規范;出離了智慧明照,人間的造作詐偽也就群起而生了。父子、兄弟、夫婦,這六親無法和諧共處,這時就得強調孝道與慈愛的重要。國家昏亂不堪,這時候才有所謂的「忠臣」。
藥方:
強調什么,其實就是失去什么,要懂得安享幸福,不要老追索幸福。大道自然,無情有情,沒有強迫,卻有道理,不用擔心。與其立志成為忠臣孝子,無寧盼望六親和順、天下太平。與其一直提醒自己要怎么樣,不如讓自己就這樣、就這樣,如如自然。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白話譯文:
古時候,那善于修道的人,精微、奧妙、玄遠、通達,深涵于道,難以了知。正因為他深涵于道,難以了知,因此我勉強地為他做一番描述形容。他遲疑審慎像是冬天涉過河川上的薄冰一般,他猶疑拘謹好像是畏懼四鄰的窺伺一般。他莊敬恭謹好像是賓客一般,他除去執著好像冰雪銷融一般。他敦厚樸實好像未經刨開的原木一般,他胸懷寬廣好像幽深的山谷一般,他渾淪不分看起來像是混濁的水一般。誰能讓那混濁動蕩的水,逐漸歸于寧靜,慢慢變得清澈;誰能讓它安歸于靜,再慢慢啟動、徐徐生長。保愛此道的人懂得不自滿,正因為他能夠不自滿,因此他能夠去舊更新。
藥方:
天道難以了知,不必老是想去窺伺;須知:有幾分敬畏就有幾分福氣。生命不是用分別心去認識,而是用無分別心去感通,真切的感通起于敬畏。寧靜之后,再啟動,這樣的啟動才是強勁而有力的。不避混濁,能讓混濁澄清,這才是真功夫。朋友,息心止慮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白話譯文:
「道」是可以說的,但說出來了,就不是那恒常的「道」。
「名」是可以表白的,但表白出來了,就不是那恒常的「名」。
在還沒有表白前,那個無分別的狀態是天地的本源;既有了表白,這個分別了的狀態,是萬物生長的母親。回到恒常而無分別的狀態,便可以觀看到道體的奧妙。經由恒常而現出分別的跡向,便可以觀看到道體的表現。無分別的狀態、有分別的跡向,兩者都出于恒常的道體;但在表白上,名稱卻是不同的。就這樣的不同而又同,我們說它叫做「玄同」。
「玄同」是說在生命的玄遠之源是相通的,這便是「道」;
「道」是萬有一切所依歸及開啟的奧秘之門啊!
藥方:
遇到了事情,要有沉默而冷靜的思考,不必急于表白。只要問心無愧也就可以了。人間事物,原只是自自然然的生長,不必在乎,但也不是不在乎,要懂得自在、自然。
「道」的門是為沉默而生長的,喧嘩的人們就讓他們喧嘩吧!不是不去管他,而是要沉靜的去管他,管他就要先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