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3 東方廣播
【預告】5月14日的《名醫坐堂》節目將請到仁濟醫院的孟曉紅醫生,與大家分享造口師的故事,造口師的職責不止是護理造口,還包括幫助失禁病人康復。如您有相關問題,歡迎通過東方廣播微信向名醫提問。
-------------------------
高中生都查出高血壓,高血壓真的年輕化了?
如何確診高血壓?診斷標準是什么?
萬一被確診為高血壓,該怎么干預?
5月12日的節目請到了岳陽醫院老年科的陳咸川主任醫師,與大家分享了高血壓防治的話題。
【求醫指南】陳咸川:擅長運用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方法,對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進行診治。門診時間:周五上午專家門診。
>>年輕化的高血壓:高中生也會得高血壓?這是真的!
近幾年,醫院門診中屢屢發現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其中不僅有大學生,還有高中生在高考體檢時檢出高血壓。由于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往往沒有臨床癥狀或癥狀輕微,不會特意測量血壓,所以大部分是通過體檢才發現的。如果沒有及時檢查出來,沒有有效的干預,潛在危險很大,等到引起靶器官損傷后才就診,往往為時已晚。
【醫生提醒】年輕的高血壓也并非都沒有癥狀,如果出現頭暈、頭痛、后腦勺靠近脖頸處感覺沉重,或是走路有踩棉花感、頭重腳輕,這些都可能是高血壓早期的表現,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可以耐受,就不去就診。
事實上,現在岳陽醫院要求:35歲以下,由于以上癥狀初次就診的,無論哪個門診科室,都要求測量血壓,這對于高血壓的早期篩查是非常重要的。
>>高血壓的高危人群
①體重超重,BMI指數大于24。
②高血壓家族史,若父母有高血壓,子女患高血壓幾率比父母無高血壓的人高50%以上。
③一定年齡(動脈硬化的關系)。
④生活方式不良:如長期熬夜者、長期精神緊張者。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W女士:兒子35歲,體重88公斤,身高1米77。最近用家里的血壓計給他量過幾次血壓,總是130-135/90-92,不上不下,這與他最近查出甲狀腺結節有關嗎?
名醫解答:正常血壓是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其中任何一個數字高于此范圍,在診室查出2次,即可診斷為高血壓。如果血壓計準確,您的兒子已經可診斷為高血壓。如果沒有超過90,那也已經屬于高危人群。另外BMI應在24以下才是正常的,如果24-25之間,即為超重,大于25即為肥胖,您兒子已屬于肥胖。對于這樣的血壓在臨界水平的年輕患者,關鍵是生活方式的改變。
>>測量血壓,這樣最準確
現在,很多人家中都有血壓計,但你知道正確的測量方法嗎?醫生指導:休息15-20分鐘,血壓計與手、心臟在同一水平面,通常通過右手測量血壓。
>>高血壓的分級與干預:高血壓早期?記住3改變+2個月
一級:收縮壓140-159,舒張壓90-99(只需其中一項成立);
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的方式干預,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①控制體重(到24以下)
②改善睡眠質量
③低鹽飲食(一人每天食鹽攝入量小于等于6克,相當于一牙膏蓋)。
觀察兩個月后,若血壓恢復正常,那么可以暫緩用藥;而如果兩個月后血壓仍然高,必須服藥。
二級:收縮壓160-179,舒張壓100-109(只需其中一項成立);
三級:收縮壓≥180,舒張壓≥110(只需其中一項成立);
初次發現就應馬上用藥,并調整生活方式。每個高血壓患者情況不同,用藥一定是個性化的,切忌“人云亦云”。
>>比高血壓更可怕:高血壓的并發癥
相當一部分高血壓患者剛開始沒有癥狀,而長期高血壓帶來的并發癥卻是很可怕的,比如:大血管硬化導致腦血管意外(中風,嚴重可致半身不遂、癡呆等)、眼底出血、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全、腎動脈硬化、腎功能不全(嚴重的需要透析)。
所以,對于已確診高血壓的患者,除了用藥進行降壓治療以外,定期檢查有無靶器官損傷也非常重要,一旦檢查出靶器官損傷,降壓藥的選擇就有更明確的要求,對血壓范圍要求也更嚴格,需要在130/80以下。
>>夏天血壓降下來了,能停藥嗎?
高血壓患者一年四季的血壓會有變化,到了夏天,血管擴張,血壓可能會降低,冬天會有所升高,可以咨詢醫生如何調整用量。而原則上說,不建議患者完全停藥。特別是一些沒有癥狀的患者,其血壓若突然上升,往往會到出現意外才知道。高血壓患者到夏天如果血壓下降了,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低劑量的維持量,并注意監測血壓。
>>中藥治療高血壓,有何優勢?
相當一部分高血壓患者使用中藥(湯藥)有很好療效,很多患者有頭暈、頭痛、面紅面赤、口干口苦、睡眠不好,降壓藥僅是控制了血壓,而中藥對癥狀的改善更明顯,對抗動脈硬化也有療效。當然,中藥的服用是有周期的,往往需要三個月到半年才能見效。
【補充閱讀】怎樣算低血壓?收縮舒張壓差有講究嗎?
收縮壓<60,舒張壓<90。在很多年輕、偏廋的女性中,低血壓還是不少見的,如果沒有癥狀,不必特別處理。
上下壓差在30到60、70中間,一般都屬于正常范圍。
-------------------------
歡迎留言告訴廣播君你在健康養生方面的困惑,我們會聯系節目請名醫解答。
《名醫坐堂》節目
東方都市廣播 FM89.9/AM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