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 陽光直接照射時光質太硬,會帶來討厭的陰影。太陽升高前,下午稍晚,是拍攝戶外人像的最好時間,這時太陽低照,廣闊的天空給陰影提供了天然輔助光。
服飾與背景 如果你著眼表現色彩,衣著與環境千萬不能打架,補色可能是最佳的選擇。譬如環境以藍色為主調,黃色、紅色或綠色著裝也許很適合。
曝光控制 一般情況下相機內測光系統完全能準確曝光,但在某些情況下需避免誤測,如大面積亮或暗背景,穿全黑、全白服飾時,可以實施正、負補光或對人物面部局部測光、點測光解決。
構圖 常規上,不要把人物置于畫面中央位置,相對較好的構圖是把主體人物稍稍偏于上下或左右一側,可增加畫面的空間深度。
拍攝角度 通常采取與人眼同一水平線,即平視拍攝的方法。相機位置不宜過高,否則人物頭大腿短。最好讓相機與肩持平,頭像特寫則應讓相機與眼持平,忌低于鼻子、下巴。
夜晚人像 夜晚拍人像只有靠閃光燈為主要光源照明。要讓人物與環境都有圖像、都清楚,測光應以環境的曝光值為基礎(上講曾介紹過)。
溝通交流 拍攝者與拍攝對象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交流、溝通,盡可能充分地調動拍攝對象的激情與真情。愉快心情與自然表情統一,方能拍出富于個性和感染力的戶外人像力作。
一個小規則 讓拍攝者有一個注視點,可以是相機鏡頭,可以是你舉起的拳頭,忌目光茫然。
兩點小忌諱 一是拍攝兩個人以上忌讓他們看著不同的“點”。二是除完整的側面照和追求特異效果外,不要讓拍攝對象頭部偏得過分,忌鼻子跑到面頰輪廓外面去。
關掉閃光燈,使用自然光。 首先就是要關掉閃光燈,試著用窗邊透射入室內的自然光作為光源。在拍攝之前選擇拍攝的地點很重要,不是室內每個角落都適合人像攝影的,最好選取靠近窗戶,有充足的自然光線的地方,同時,人身體的姿勢與光對應的角度也很有講究,要使光線恰倒好處地投在身上。同時背景的搭配使用也要注意,如果背景使畫面紛繁復雜的話,不宜突出主題,不如不用。
構圖 人物的自然表情不要把人的全身一股腦全部拍入畫面中,那樣會比較呆板。適當的構圖裁切反而能夠體現出人的特色。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使用較長的焦段,突出拍攝拍攝對象的主體部分。使用數碼相機可以在LCD上觀察構圖效果,與拍攝對象交談,以消除他的緊張,盡可能地表現其自然的一面。
捕捉笑容 變換拍攝的角度每拍按動一次快門,可以嘗試變換一下拍攝的角度,變換角度可能給你帶來全新的感覺。在與對象交談的過程中注意捕捉其自然微笑的瞬間,自然的笑容比起那些僵硬的POSE要好上百倍。
光線條件不好時,使用閃光燈補光在室內有些逆光的條件下,需要強制打開閃光燈進行補光。由于拍攝距離的不同以及需要補的光亮的不同,要根據具體的需要,選擇適當的閃光強度。
使用廣角鏡以增加臨場感. 廣角鏡通常用于風景拍攝中,在前面講到人像拍攝通常使用較長的焦段,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使用廣角焦段,能夠達到長焦所沒有的臨場感??拷娌繒r,可能造成的適當變形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