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0-02-22 文章來源:梅山網絡
文章作者:王甫銀
公務員錄用考試是“能力”測試,無論筆試還是面試均體現了對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與測試。2009年,除個別機關采用“無領導小組討論”的面試方式外,大部分中央機關及地方公務員錄用考試的面試試題采用“結構化面試”。試題一般為4~5道,主要為綜合分析能力題、計劃組織協調能力題、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題、應變能力與自我情緒控制題四類題。
盡管“結構化面試”的測評要素和試題形式比較容易理解和把握,很多應試者也進行了較為充分的準備,但進入面試考場實際答題時,很多人還是會出現答題思路混亂、邏輯性差或“頭腦空白”“無話可說”的情形,最終在面試中失利。如何克服這些障礙,在考試中脫穎而出,掌握實戰技巧極其必要。
▆ 中國人民大學公務員錄用考試輔導專家 王甫銀
先“類型化”,再“技巧化”一一備考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題
人際交往能力類試題主要考查應試者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協調能力以及服從、指導、監督能力等。人際交往能力類題目一般是情景模擬類型問題,即將應試者放在一個模擬的復雜境里,讓應試者處理其中的人際溝問題。最常用的方式是把應試者置于一個兩難境地,讓應試者設身處地行解決。
在結構化面試中,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類試題主要包括四大關系:(一)與領導的關系;(二)與同事的關系;(三)與下屬的關系;(四)與親戚朋友的關系。在回答此類問題時,可遵循四個步驟。步驟一:闡述相關的人際交往原則;步驟二:假設各種情境,對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態度與行為;步驟三:從自身查找原因,以理解、尊重、包容對方的態度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步驟四:敘述自己為化解矛盾將要取的行動。
備考這類試題,首先需要思考在工作中處理這四類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然后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處理好各類人際關系。即在答題時,先將處理各類人際關系的原則答出來,然后結合面試題目設定的具體情景進行回答,這樣才能既“有話可說”,又能體現應試者處理同類人際交往方面的技巧和能力,走出“就事論事”的困境。
在處理與領導的關系方面,要有兩點認知:一是解決工作上的矛盾,關鍵要重大局識大體,冷靜客觀地對待,不能有私心,不能帶有私人偏見與情緒,應尊重領導。二是與領導在非原則分歧上,一方面可以求同存異、互相體諒,另一方面要堅決執行;而在原則分歧上,要積極溝通、反復協商、達成共識,以便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在處理與同事的關系方面,要有三點認知:一是認識到,大家同為一個科室的同事,和睦相、團結友愛、和諧一致是順利展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身為公務員應具備與性格各異的同事和睦相處、協調各種關系的能力;二是認識到,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學習工作生活經歷不同,其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也會有所不同,大家應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三是認識到,大家是同事,在工作上的核心價值觀念和態度是接近的,不是對立的。
如果試題涉及與下屬相處的內容,以下原則的表述可以參考:首先,領導對下屬要充分信任;多為下屬提供鍛煉的機會;其次,要注重培養,成為下屬的良師益友,敦促下屬不斷提高與前進;最后,要進行有效的激勵與監督,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完成,在下屬中樹立威信。
如果試題涉及與工作相關的親朋好友相處的內容,以下原則的表述可以參考:作為一名公務員,應分靖工作與生活的界限。在工作上,要以國家、集體利益為重,秉公執法、公正嚴明;在生活中,要互幫互助、樂于奉獻。
例:老魏是一位老同志,工作能力強,性格耿直,對現在年輕人的很多作法都看不習慣,如果你是一位新來的大學畢業生,你怎樣做才能盡快和老魏搞好關系?
參考作答:我認為,在處理與同事的關系方面,首先要有三點認知:一是認識到,大家同為一個科室的同事,和睦相處、團結友愛、和諧一致是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身為公務員應具備與性格各異的同事和睦相處、協調各種關系的能力;二是認識到“橫看成嶺側成峰”的道理,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學習工作生活經歷不同,其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也會有所不同,大家應互相尊重、互相包客;三是認識到,大家既然是工作上的伺事,那么在工作上的核心價值觀念和態度是接近的,不是對立的,比如都希望順利地開展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務等。如果能認識到以上三點,我認為和老魏的相處并不是一件難事,而且完全可以做到與老魏的和睦相處。
第二,在實際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幾點:(一)作為新人,我會堅持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主動承擔繁重工作,不計較個人得失;(二)老魏是一位工作能力、經驗豐富的公務員,我會虛心向他學習和請教,請他指出我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并做到勤于學習、勤于思考、不恥下問;(三)如果在工作上與老魏發生分歧和矛盾,我會及時發現、溝通和化解;(四)老魏一位性格耿直的人,我尊敬他,希望與他成為朋友。所以,在人際交往上,我會在工作之余,特別是休息日和節假日,主動與他溝通,比如下棋、爬山等,通過這些活動,增加我們之間的了解,增強互信,促進感情交流。
第三,和老魏相處一段時間后,我會主動嘗試以婉轉、策略的方式,利用適當的場合、恰當的時機,以探討、請教的口吻句老魏同志勸諫,促使老魏采用他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和語言藝術,和全體同事共同營造和諧的氛圍。相信我會很快和魏同志開誠布公、坦誠交往、相互交流、相互幫助,最終成為好朋友。
先“分析”,后“綜合”,再“升華”--回答綜合分析類試題
綜合分析能力主要是衡量公務員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指標。綜合分析能力的試題可分為四種題型:社會熱點類題型、格言類題型、故事類題型及漫畫類題型。考試中,以社會熱點類題型和格言類題型為主。這四類題型的解題技巧可概括為“先分析,后綜合,再升華”。具體解題步驟為:
步驟一:概括、總結題目所體現的現象、問題或觀點;結合現實生活,通過舉例來描述這些現象、問題或觀點;
步驟二:具體分析步驟--概括和總結出的現象、問題或觀點;綜合回答這些現象、問題或觀點的原因、意義與應對措施。這是面試回答的主體部分,要做到先分析,后綜合。分析要多角度分析,通過分析進行綜合,解決問題才是最終目的。
步驟三:結合自身進行“升華”,談自己的心得體會與實際行動,化虛為實、變害為寶、楊善棄惡、去粗取精。
例:有人說要做正確的事,有人說要正確地做事,你怎么看?
參考作答:我認為,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但又都是不準確、不完整的。這兩種說法在本質上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做好公務員工作,這種說法都必須實現,缺一不可。
一方面,“要做正確的事”,是指在工作中面對各種問題時要有選擇,不能什么事都做,要時時刻刻把黨紀國法、把人倫情理裝在心里,不利于國家的事不能做,不利于人民的事不能做,不利于清正廉正的事不能做,違法亂紀、貪污腐化這些“錯誤的事”更不能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公務員,“做正的事”,就是要時刻以實現好、維護好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社會利益為核心,做好本職工作、積極進取,多做有利于人民群眾的事。
另一方面,“要正確地做事”,是說在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上堅持正確的選擇。在“做正確的事”的過程中,還要用正確的方法做事。工作中處理各種問題、各種關系都要堅持正確的原則和方法,“把好事做好,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因此,“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是兩個相輔相成的概念。我認為,作為公務員,在工作中,不僅要有善良的動機和良好的愿望,還要有恰當、合適的方法,并要追積極和卓越的工作效果。如果我有幸成為一名公職人員,我也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做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公務員。
有思路,講方法,言語簡潔--回答計劃組織協調類試題
計劃組織類試題是公務員面試考試題,甚至是必考之題。它主要括六類:(一)會議組織類;(二)調查研究類;(三)主題宣傳類;(四)參觀接待類;(五)任務培訓類;(六)旅游文體類。近年,會議組織類以及調查研究類出現頻率最高。計劃組織類試題的內容與形式越來越豐富和復雜,但組織活動的基本思路和套珞相對確定。對具有相關工作、實習經驗,或在校內擔任學生干部的應武者,這類試題并不算難,并且具有一定的自由發揮空間,應試者可結合自身的親身經歷,講述自己的經撿或教訓。對沒有相關經驗的應試者,這類試題也不是難題,只要把握好原則,按部就班地回答問題,可以穩拿基礎分。
這類試題可分為三個階段:計劃階段、實施階段與總結分析階段。在計劃階段:一般要通過調查研究,確定活動的主題、內容與特點;制訂工作計劃,將活動的時間、地點、日程安排,人員分工等事項詳細寫出來,并進行經費預算;將工作計和經費預算情況向領導匯報,征求領導意見和建議,根據領導的意見和建議調整工作計劃,獲得肯定并通過后,著手準備事前相關事宜。
實施階段:一般要做好思想動員工作,將工作、責任落實到各人員崗位;確定時間、地點,通知相關參與部門;充分準備物資,包括人員、資金、財物等;如果是特殊事件、重大事件,邀請相關領導,聯系各大媒體;活動完畢,處理好善后事宜,包括物資歸位、文檔歸位等。
在總結階段:一般要及時進行書面總結和經費結算工作,將工作總結和經費結算情況向領導匯報。經領導認可后行材料的歸檔,為日后組織類似的工作積累經驗;通過媒體,宣傳活動的成果與意義。很多應試者在回答此類試題時,雖然總體思路和套路正確,但語言瑣碎、程序雜亂,不會根據具體的活動類型進行靈活變化,答題“生搬硬套”,結果得分較低。為此,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做到有思路,講方法的同時,做到言語表達的簡潔清晰。比如:在答題“開頭語”時直接表明對待計劃組織類活動的態度和思路,如“領導將這項工作交給我,我一定認真對待,精心準備,有計劃、有布置、有落實、有總結地將這項工作做好”。同時,可以通過編寫書面的工作計劃書,將很多的細節問題放入這個“筐”中,使作答簡潔。
例:學校要接待30名地震災區小學生兩天,由你負責接待工作,你怎么辦?
參考作答:學校將這項接待工作交給我,我一定認真對待,精心準備,有計劃、有布置、有落實、有總結地將這項工作做好。
首先,做到有計劃。通過編書面的接待工作計劃,將接待的時間、地點、日程安排、工作人員、交通、食宿、宣傳等具體的工作安排詳細地寫出來,并且做好次接待工作的經費預算。然后將接待工作計劃和經費預算匯報給主管領導,征求主管領導的意見和建議,根據領導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調整,經領導批準后著手布置和落實。在接待工作中,還需要著重體現接待對象是地震災區小學生的特點,在安排上符合特殊要求。其次,進行布置和落實。先召開接待工作人員會議,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然后,提前安排好食宿和交通。另外,針對地震災區小學生的特點,安排好專業的心理輔導人員和醫護人員。做好積極應對特殊情況的預案,認真組織實施接待,確保接待的順利和安全。最后,做到有總結。接待工結束后,做好本次接待活動的總結工作,撰寫書面工作總結。結算活動經費,并將工作總結和經費結算情況匯報領導,經領導審閱后進行材料的存檔工作,為日后組織類似的活動積累經驗。時,還應當做好本次接待活動的新聞宣傳工作。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虛實結合--應對自我情緒控制類試題
對公務員來說,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針對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對象,恰到好處地流露自己的情感,尤為重要。在面試過程中,針對這類試題,主考官主要看應試者能否在遇到批評、遭受挫折以及工作有壓力時,克制、容忍、理智地對待。
在回答問題時,可以“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虛實結合”來應對自我情緒控制類試題。比如:“有人檢舉你這次考試作弊,你如何處理?”碰到這類試題,不要糾纏在證明自己沒有作弊上,而是要采用“迂回”戰術,先回答對作弊這種行為的正確認識,然后再談自己的態度。
例:有人檢舉你這次考試作弊,你如何處理?
參考作答:考試作弊是一種嚴重的違紀行為,也是極不誠信的行為。這一行為,一方面破壞了公平競爭的人才選拔程序;另一方面,讓不誠信的人進入公務員隊伍,必將不利于國家和公共事務的管理,最終會損害政府的形象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海涅曾說過:生命不可能在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論語》中也有這樣一句話: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些都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是很難在社會立足的。敷衍了事,弄虛作假,只能騙人一時,無法欺人一世。我們應堅守“做老實人,辦老實事”的信念。
我歷來厭惡和痛恨作弊行。雖然有人檢舉我這次考試作弊,但我相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也相信,考試的組織工作非常嚴密,各位考官的眼睛是“雪亮的”。針對別人的檢舉,我首先要保持冷靜,正確對待。我保證不鬧情緒,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對該次檢舉的調查。我也堅信通過調查會最終澄清事實,還我清白。
沉著冷靜,處變不驚,分情形--回答應變能力類試題
應對變化的能力,即應變能力。它是指面對意外事件等壓力時,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并尋求合適的方法,妥善解決矛盾的能力。主要體現在:處于壓力情境下,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 能迅速而靈巧地轉移角度、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做出正確的判斬和處理。解答這類試題,總體原則是“先沉著冷靜,后迅速補救,再追究責任”,最終目標是“把不利因素變為有利因素,把壞事變為好事”。
例:在一個項目論證會上,一名專家與核心專家發生了爭執,核心專家拂袖而去。你是會議的主持人,你怎么辦?
參考作答:碰到這種情況,我應當保持冷靜,根據當時的情形,靈活處理,沉著應對。我認為,作為會議主持人,主要的任務是維護會場秩序、保證會議順利進行、促進會議達成共識。所以,核心專家離開后,盡管可能會使這場論證會無果而終,但我會讓會議繼續進行下去,請其他專家繼續發表意見,并將其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記錄下來,爭取把這個突發情況對會議的影響降到最小,讓其他專家意見發表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會議結束后,我會盡快聯系核心專家,當面溝通,請核心專家出具書面意見,或當場記錄核心專家的意見。然后,匯總專家們的意見,形成會議紀要,匯報領導。同時,應分析核心專家和其他專家爭執的焦點,闡明論證會的主要目的,化解專家之間的誤會與不快。最后,應總結主持項目論證的經驗教訓,以后在專家聘請、流程安排、主持技巧等方面積累經驗;避免在主持會議中再次發類似情況。
(資料來源:《時事資料手冊》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