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文字起草工作承擔著以文輔政的重要職責。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工作中如何更好、更到位地履行這一職責,是各級綜合文字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和探索的現實課題。結合多年工作經歷,思考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以期對綜合文字工作者有所裨益。
一、如何認識綜合文字起草工作
顧名思義,
綜合文字起草工作就是
綜合多方面知識、信息,形成
文字材料,為領導提供
文字服務。但其
綜合過程并不簡單,它需把多、雜、散的書面或非書面知識、信息,進行有所創造、有所思考地有機整合,這也體現一個人的政治修養、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由此可見,
綜合文字起草工作具有與一般工作不同的多種特性。
政治性。起草綜合文字必須講政治。講話、匯報等材料要符合國家政策,切合上級精神,傳達黨的聲音,不能在政治立場、工作基調上出現偏離。比如2008、2009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嚴峻形勢,中央和省把“保增長”擺在第一位,2010年“轉方式”成為發展主旋律,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是最大的政治,我們必須圍繞大局,順勢而動,保證綜合文稿與上級政策導向合拍。
服務性。綜合文字起草工作必須把服務發展、服務領導放在首位。工作中,我們發現有的文稿從文字表達上看屬于好文章,但有時被領導改成大花臉或推倒重來,為什么?原因就是不符合領導思路,或不適應領導風格,不合乎恰當文種,沒解決實際問題。綜合文稿多是“命題作文”,要以對路、對點和領導滿意為最高標準。
指導性。綜合文稿的作用是指導和推進工作。一篇好文稿需用文字符號表達深刻思想內涵、產生現實指導意義。比如起草領導講話,就需在領會上級精神的基礎上,借鑒外地經驗、研究現實對策,以此提高認識高度、思想深度和工作實度,保證文稿真正發揮出指導和推動工作的作用。
科學性。起草綜合文稿是有機整合、精密加工的過程,時時處處體現科學性。比如,搜集素材要準確、凝煉,具有說服力;起草文稿要創造性地加工組合,善于運用科學論證、邏輯推理來配置信息資源;修改文稿要反復推敲,查漏補缺,使文稿準確實在、精益求精。
實務性。有的人認為綜合文字工作者是文人墨客,只要具備文學功底就能勝任。其實,綜合文字工作不是搞文學創作,它需從實際工作出發,真正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要跳出“廬山”看“廬山”,切實把綜合文字工作視為提高素質、增長技能、鍛煉才干的過程,通過“淬火”歷練,增強能力,提高水平。
時效性。一是成文時間有限,文稿都有時間限制,甚至有的材料要求速成。比如匯報、突發事件講話等,需快速把握上級精神、領導思路和現實情況,保證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文稿;二是材料內容新穎,工作中我們可以參考過來文稿的寫作慣例,但內容不能新瓶裝舊酒甚至舊瓶裝舊酒,要運用新思維、新事例說明道理,闡釋觀點。比如,當前我市進入新一輪的發展,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時時處處體現科學發展的思路、舉措和成效。
靈活性。綜合文稿在遵循規定格式基礎上,可以靈活處理謀篇布局、內容配置和語言表達方式。比如寫講話,謀篇布局不必死板照搬老一套(意義、形勢、目標、措施),可以不拘一格地構思文章架構;內容配置既可采取“拿來主義”,引用領導言論、古語或借用優秀文稿素材,又可發揮主觀能動性,大膽提出個人觀點;語言表達除規范用語外,可用幽默、生動的語言表達深刻道理。
二、綜合文字起草工作面臨什么樣的形勢
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我們必須樹立“開門搞綜合”的理念,不能“關起門瞅著房梁”憋文章,需要敞開胸懷、拓寬視野,了解宏觀大勢,把握發展脈搏,掌握工作實情。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才能多出精品、多出干貨。目前,綜合文字工作面臨的形勢,至少有五個方面需引起注意:
國內外宏觀形勢復雜多變。僅簡要列舉兩個方面。經濟方面:從國際來看,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增多,今后我國仍面臨很多新的挑戰;從國內來看,我國正處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全國各地仍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社會方面:目前我國在改善民生、維護穩定、保護環境、文化教育等方面仍面臨很多新任務、新挑戰。作為綜合文字工作者,要以宏觀形勢變化為方向標,不能脫離宏觀形勢去“形而上學”地做文章。
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加快。這些年,全市上下始終堅持“四個不動搖”,大力推進沿海強市建設,著力打造冀中南新的增長極。尤其新形勢下,市委確定了“把握加快發展、確保增長這條主線,突出三年大變樣和結構調整兩項重點,推進渤海新區、中心城市、縣域經濟三大板塊協調發展”的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也相應推出了新的工作舉措。對這些情況及經濟社會發展動態,綜合文字工作者必須認真把握。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圍繞中心搞服務。
知識日新月異,信息紛繁復雜。當前,我們正處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新知識、新信息時刻影響著我們。比如,國家推行電子政務,要求我們必須掌握現代化辦公技能;新形勢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我們必須了解沿海經濟、城鎮化、工業化、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識;網絡、報刊及各種媒體傳播信息不僅快而且多,要求我們必須學會辨別分析、歸納運用各種信息。所有這些,都對綜合文字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領導的能力和水平越來越高。綜合文字工作直接服務于領導。而領導都是能力很強、素質很高的精英人才,在政治素養、知識結構、為人處事等多個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但作為綜合文字服務人員,不僅要時刻向領導學習,更要圍繞服務這一主題,超前學習、超前思維、超前謀劃,積極主動地投入工作。
群眾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綜合文字工作最終服務的是廣大干部群眾。這些年,國家不斷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加之各種傳播媒體的普及推廣,廣大干部群眾都能及時充分地了解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及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這就給我們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服務領導的文字工作者,決不能按部就班、四平八穩地踏步,必須在解放思想、把握政策、更新知識上,走在基層干部和人民群眾的前面。
三、怎樣做好綜合文字起草工作
基于以上分析和思考,我認為做好綜合文字起草工作,需在“五多一好”上下功夫:
多學。學習是做好綜合文字工作的重要途徑,惟有堅持不懈地學習,才能不斷給自己充電,更好地搞好文字服務。現在我們需要學的東西很多,比如學習各種政治理論,提高政治素養;學習現代化辦公知識,掌握電子政務、信息處理、文秘工作等技能;學習沿海經濟、對外開放、金融、法律等知識,不斷豐富知識結構;學習上級文件及外地優秀文稿,積累更多參考素材;還要多向身邊同志學習、向實踐學習等。總之,通過學習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懂政策、懂經濟、懂管理、懂法律的綜合型人才。
多聽。要多聽領導現場講話。平時除不能參加的會議外,要積極參加一些會議。只有更多地現場聆聽領導講話,才能體味領導講話風格,感悟領導工作思路,并將這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內化于心。還要多聽專家學者講座。專家學者一般都具有豐富的知識、敏銳的思維和獨特的見解,多聽他們的講座,會使我們超前了解某個領域的發展動態,也有助于迸發一些新觀點、新思路。
多看。一要多瀏覽信息。通過報紙、網絡、電視等,多渠道、多領域地搜集和了解信息,尤其要把有關國內外宏觀形勢、國家方針政策、外地先進經驗、本地發展動態的信息及時梳理歸納;二要多觀察實情,綜合文字人員一般外出考察、基層調研的機會不多,但也要盡量抽出時間多走出去看看,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發展前沿,多掌握第一手資料。前段時間,隨同領導去渤海新區,現場看到了新區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并了解到新區全力打造地主港碼頭,構建“一市三區”發展格局,及時將這些情況充實到綜合文稿中,就能與時俱進地反映一線發展新變化。
多思。努力養成日常思考的好習慣,結合學到、聽到、看到的東西,要善于用普遍聯系的哲學思維進行深一步思考。尤其對現在媒體傳播的很多信息,我們不能“流水賬”式淺層了解,關鍵要靜下心來,梳理歸納,濾出精華。比如,起草2010年全市經濟工作會議領導講話中,根據平時了解的多方面信息,提煉的“不確定因素也是發展機遇”的觀點,得到了市委主要領導同志的肯定。同時,還要注重寫作過程的思考。工作中,除應急材料外,一般接到文稿起草任務后,不要急于動筆,要先結合知識、信息的儲備,構思文稿大體脈絡,在此基礎上再整合成稿。
多寫。綜合文字工作必須練好基本功。一要練就扎實的文字功底。俗話說熟能生巧,寫稿子也是這樣,很吃功夫,必須多寫多練,長期積累,潛移默化地提高寫作水平。二要練就流暢的思維慣性。有的人寫文稿能一氣呵成,其原因除了文字功底較好、掌握素材較多之外,主要是有連貫流暢的思維。如何做到這一點?關鍵還是多寫多練,只有這樣才不至于思維僵化,才能寫起稿子得心應手。
有好的作風。綜合文字工作是一件清苦的差事,需要我們發揚良好的工作作風。一要踏實苦干,無論工作多么繁重,要始終堅定一個信念,就是用心用力,踏踏實實,不能浮躁。二要精益求精,文稿從立意、謀篇、起草、修改到交稿,各個環節都要認真細致,避免疏漏。三要求實創新,既要講求實事求是,又要富有創造性,尤其不能一味地追求文稿格式整齊和語言華麗。四要甘于奉獻,耐得住清貧和寂寞,切實把服務領導作為實現個人價值的一種途徑,保持這種心態,就能使我們的工作更積極主動,更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