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都有三個家:過去,現在和未來。如果說人生是一次遠足的旅途,那么歸宿總是階段性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人心另一個意義上的家。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覺得自己生活得很累,因為人很難用全部的心思活在現在。我們的心常有三分之一逗留在過去,不時地或在夜深人靜時翻出來淺斟輕吟;未來三分之一則被牽引到未來的幻想世界里;而活在現實中的不過是人心的三分之一而已。
遠古神話告訴我們,人的幸福和自由只存在于遙遠的過去;科學時代的神話則向我們許諾,幸福和自由存在于美好的未來。人總是對過去充滿著懷舊主義情調,對將來充滿著理想主義憧憬。
其實,“現在”是最現實和最貼近的家,離我們身心乃至靈魂都距離最近。李大釗曾說“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過去”“未來”的中間全仗有現在,以成其連續,以成其永遠。
所以,我們要把握住現在的每分每秒,珍惜現實中擁有的一切,真真切切,灑灑脫脫地活出真實的自我。過去和未來,就讓它們成為后花園和城池臺榭,當我們累了的時候,讓靈魂有個詩意棲居的地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