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和特斯拉可以說是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里面頗有自己的建樹,根據(jù)第三季度兩家公布的利潤來看,特斯拉公司第三季度在美國的營收下滑了39%。而比亞迪的利潤點在第三季度凈利潤為1.19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5億元銳減了88.6%。面對著利潤點的下滑,比亞迪和特斯拉這次該走向何方?
以比亞迪在國內的利潤點來看折射出了當前自主車企的尷尬局面,對于比亞迪來說,原本以電池起家,隨著國家大力支持和推廣新能源汽車,使得車輛逐漸替代電池成為比亞迪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而比亞迪的利潤下滑和當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有關,在補貼政策變化后,比亞迪車企為了應對補貼退坡,做了很多促銷甚至保價等措施來保證其車輛的銷量,這便會到致銷量提前釋放、需求被透支,針對市場的下滑,需要提升技術、控制成本。
隨著未來補貼政策的取消,新能源汽車會面臨著更多的市場競爭,尤其是一些合資車企以及造車新勢力們,這對于比亞迪來說,都是一種考驗,而特斯拉雖然在美國本土出現(xiàn)銷量下滑的情況,但是其在國內市場表現(xiàn)的還是十分強勁,根據(jù)國內市場的利潤表現(xiàn)來看,在第三季度在國內市場銷售額達到6.99億美元,漲幅達到71%。當然對于特斯拉來說,以自身的優(yōu)勢和技術在國內市場的競爭相對于比亞迪來說壓力要少很多,在自身產品優(yōu)勢的情況下,特斯拉產品價格或許在低一點,競爭力和利潤點就更大了。
綜合來說,隨著市場集中度加速提升、補貼的逐步的取消,像特斯拉和比亞迪等這樣的領頭羊,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品牌和產品調性,才能在市場競爭當中保持不變,鞏固好自己的護城河和領頭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