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非運動癥狀,大約超過50%的患者會在整個病程中受到睡眠障礙的困擾。有的患者甚至在震顫、僵硬等運動癥狀出現前就有長期的睡眠問題。
異態睡眠是帕金森患者最常見的睡眠問題,并且可以在疾病發生前幾年甚至幾十年一直存在。
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患者在睡眠中噩夢頻發,導致夢中大喊大叫、手足舞動、夢見搏斗、有時把睡在旁邊的人打醒,或用力蹬腳踢到床板導致腳踝受傷,或墜床等;更嚴重的還有夢游,睡眠中起身行走等。
異態睡眠,目前已經被看做預測帕金森病發病的高危因素。
正常人上床后半小時內能夠進入睡眠狀態,而有入睡困難的帕金森患者常常輾轉反側2-3小時都不能入睡,有的需要靠聽收音機或電視才能慢慢睡著。
患者入睡困難的原因不同,常見的有雙下肢或全身不適,不停變化姿勢以求片刻緩解;有的是周身沉重乏累或震顫疼痛等影響入睡;還有的患者并沒有明顯的軀體不適癥狀,而是大腦極其興奮不能入睡,平時白天不會想的事情和各種回憶像電影畫面一樣閃現,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維,不能入睡。
這些癥狀的發生都與帕金森病本身相關,前者是由于帕金森癥狀控制不好,導致軀體難受影響入睡,后者是由于缺乏特殊的睡眠相關的神經化學物質而不能很好地啟動睡眠程序,常常與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等密切相關。
有的患者第一覺入睡較快,然而睡眠時間維持得短,常常因為震顫、身體難受或者起夜等原因睡眠中斷;醒后由于周身難受或者雙下肢不適,感受到難以名狀的不舒服;翻身困難,只能一個姿勢睡眠;煩躁、坐立不安,不斷下地行走,再次入睡非常困難;再入睡,睡眠不深,半夢半醒,不能起到充分休息放松的作用。
患者頻繁起夜且每次排尿不多,也是造成睡眠障礙的不可忽視的癥狀。
這樣的患者在夜間需要多次上廁所,有的多達十余次;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到了廁所排尿困難,回到床上又覺得有尿,非常苦惱。
如果再同時伴有活動不便、起床困難等癥狀,不僅自己睡眠不好,陪護或家屬也難以充分休息,成為夜間護理的一大負擔。
睡眠障礙的應對方式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減輕帕金森患者的癥狀,因此根據睡眠不佳的具體原因和表現,每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治療至關重要。
對夜間癥狀控制不佳引起睡眠障礙的患者,需要在睡前加用長效的抗帕金森藥物,或者半夜臨時加一頓藥。
存在抑郁、焦慮引起睡眠障礙的患者則需要口服相應的補充五羥色胺類神經遞質的藥物以穩定夜間睡眠。
對于異態睡眠這種情況,如果確實影響到家人休息,成為患者心理負擔,患者則可以睡前口服氯硝西泮,可以有效地緩解癥狀。
內容來源:美敦力
羅曉光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神經內科 深圳市人民醫院
長期從事神經內科臨床工作,在診治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和疑難病癥方面有豐富經驗,尤其擅長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診治。
擔任中華醫學會全國“帕金森及運動障礙”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帕金森及運動障礙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 :帕金森病藥物治療、帕金森病DBS手術術前評估、術后程控及調藥
帕金森專病門診:每周一; 普通門診:每周二
門診地點:深圳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