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子不提供任何食物儲存,只是致力于把自己的基因盡快輸送給卵子。因此在受孕的時刻,做父親的對子代的投資,比他應支付的資源份額50%少。
2、由于雌性一開始就以其大而食物豐富的卵子,付出比雄性多的投資額。因此做母親的從懷孕的時刻起,就對每個幼兒承擔了比做父親的更大的“義務”。如果幼兒死亡,她比做父親的蒙受更大損失。
3、雌性個體對子的投資多于雄性個體,而這種剝削行為在生物進化上的主要基礎是卵子比精子大。
4、自然選擇有利于首先拋棄對方的基因,這僅僅是因為自然選擇對隨后拋棄對方的基因不利而已。
5、家庭幸福策略:雌性個體對雄性個體先審視一番事先發現其忠誠和眷戀家庭生活程度的跡象。
6、凡是一種性別的成員偏離其適中的穩定比率時,這種傾向必然受到另一種性別在策略比率方面相應變化的懲罰,這種變化對原來的偏離行為發生不利的影響。
7、如果一直雄性動物能以某種方式證明他比其它雄性動物更優越,而這種方式又無需故意使自己身負累贅,那么他無疑會以這種方式增加他在遺傳方面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1、在群居昆蟲的生物群落里,大多數的生物個體是終身不育的職業昆蟲。“種系”(germ line)--不朽基因的延續線--貫穿在少數個體,即有生殖能力的生物個體體內。
2、不同物種成員之間的互惠關系叫做互利共生現象,利用各自不同的“技能”為合作關系作出貢獻。
3、病毒純粹由DNA(或與之相似的自我復制分子)所組成,外面包裹著一層蛋白質,是寄生的。
4、延遲的相互理他行為在其生物個體能夠相互識別并記憶的物種中是可以進化的。
1、所有的生命都是由“復制”這一本質現象繁衍和進化出來的。
2、人類文化的原始營養湯,擬子(meme)是能夠描述“模仿”行為的一個單位。
3、思想擬子:可以從某個人的頭腦傳到另一個人的頭腦的事物。
4、盲目信仰的擬子,借助在思想意識上的減弱理性探討的便利,保護自己得以長存。
5、人類獨特的特性之一是有預期的意識,自私的基因是不會預期的(擬子也不會),它們是無意識、盲目的復制者,它們會復制的事實以及其他的條件,意味著它們會傾向本質上的進化。
6、人類獨具的寶貴特質,可能是容許純真而不令人感興趣的利他主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