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你身邊一定有一些這樣的人:
看待問題,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關鍵;
思維敏捷,遇到困難時,總能快速找到解決方案;
那么,是什么讓他們顯得比別人更聰明,難道聰明都是天生的嗎?其實不是的,我們可以學習思維挑戰法,通過大量鍛煉,提升思維能力。
鬧鐘
一、思維要以目的為導向
蘇珊·斯蒂賓英國學者談到:“是目的啟動了思維。要令思維有邏輯,就需要按照特定的目的進行相關的思考:所有有效的思維都指向特定的目標。”
美元
20世紀5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副總裁盛田昭夫不遠萬里來到美國,帶著他的小型晶體管收音機做市場推廣。
漸漸的,小型收音機在美國打開銷路,這時,一家名叫寶路華的公司打算和索尼合作,首批進貨10萬臺,寶路華要求10萬臺收音機都換上寶路華的牌子。
盛田昭夫一口回絕,寶路華高管覺得不可思議,要知道,寶路華享譽全美,而索尼名不見經傳,為什么索尼不借用寶路華的聲譽打開市場呢?
盛田昭夫給出的理由是:雖然索尼現在不出名,但50年后它會像寶路華一樣家喻戶曉。
盛田昭夫的目的是讓索尼享譽全球,而不是小型收音機,今天,索尼走進千家萬戶。
盛田昭夫
思維以目的為導向,在前進的過程中,我們就能更好的規避風險,及時調整方向,畢竟過程的意義就是為了一個最好的效果。
二、透過現象看本質
電影《教父》里有個經典橋段,教父柯里昂說:花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鬧鐘
什么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又該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
透過現象看本質是指我們在看待問題時,能夠抓住事件的根本邏輯,找到背后的前因后果,而不是被事件表象、感性偏見等影響判斷。
樹葉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農民特別勤快,他們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天辛勤耕作。
他們是真的勤快嗎?
冷靜思考,你就能發現,他們不過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同樣一塊地,同樣摘西紅柿,中國農民要花3天時間,美國農民只需要半天,因為中國農民是純手工采摘,而美國農民用機器輕輕松松完成工作。
西紅柿
透過現象看本質,并且以目的為導向,突破思維限制,激發自己的潛能,尋找問題的答案,反復練習思維的技巧,你也能逆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