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意識說的是面對一件事情,我們經過大腦的思考和理性判斷得出的結論,清楚的知道你是怎么看待這件事情的。而你覺察不到的那一部分恰恰是你的潛意識。
你看不到的,隱藏起來的那一部分,并不代表他不發揮作用,他恰恰是我們的潛意識的一部分,他決定了我們很多的行為模式。
潛意識存在于我們的夢里、在我們的筆誤、口誤、開玩笑中,存在于自由聯想的情況下,在催眠的狀態下,在畫畫里頭,在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里。
那么潛意識有哪方面的特征呢?
第一:潛意識沒有時間概念,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區分。
比如:工作生活中,當你遭受別人的指責時,內心立刻火冒三丈,不分青紅皂白就想把別人懟回去,這種感覺大多來自于我們小時候,當你做不好事情時,你的母親總是指責你,當你做好了,她還是指責你,無論你怎么努力,反正遭遇到的總是批評、指責、否定,這種情景讓你很受傷。
長大后,一遇到類似情景,立刻又回到了小時候媽媽指責你的場景中去了。
當一個人的內在小孩沒有療愈時,很多時候這種暴怒的感覺就會在現在的情境中跳出來,因為潛意識沒有辦法區分是哪一部分,只要類似的場景一出現,潛意識就會形成一種自動機制,只要遇到批評,立刻反彈。
第二、潛意識沒有辦法區分你我他。在婚姻中,一個人打著為對方好的旗號總想掌控對方,比如:老公想吃香蕉,你總給他蘋果,美其名曰:香蕉吃多了傷胃,蘋果是百果之王,要多吃,老公不順著你吧,你還罵他沒有良心,以為都是為他好。
其實潛意識是,小時候那個缺愛的自己把掌控和媽媽的關系放到了婚姻里,你把小時候,因為得不到母親的愛而想要索取的這種模式,帶到了你和老公相處的模式中,所以潛意識分不清是小時候那個你,還是現在的那個你。
第三、潛意識通過刻意練習完全可以超過意識層面。
就像一個老司機,開車時間長了,什么時候踩剎車,什么時候加油門,不需要經過大腦的思考判斷,完全變成了他的一種下意識的動作,而一個開車的新手,走在路上,要用頭腦分析,理性判斷才能保證安全,當你經過成千上萬次的刻意練習,把意識變成了潛意識時,你自然就會達到意識達不到的更高級境界,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
當你感到別人批評指責你時,先停下來,思考一下對方說的是什么,是在給你誠懇的建議還是真的在指責你。
當你想掌控老公時,是否又是小時候那個缺愛的小孩跳出來,在任性的尋求關愛。
當你想徹底改變原來的錯誤的思維模式,覺察原來不正確的思維模式,通過刻意練習一定會獲得新生。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把潛意識意識化,也就是提高我們的覺察力,當我們在做事情時,清楚的知道是一種什么樣的潛意識在支配著我們,覺察既療愈,當找到內心發生沖突的那層窗戶紙,問題就會隨著世間的推移迎刃而解了。
潛意識的特征:沒有時間概念,沒有辦法區分你我他,通過刻意練習潛意識可以超過意識層面,你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