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突來突去了7 8件事情要等著我們去做,但是不知道先做什么事情,想著這些事情可以等等再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越來越多,導致最后的質量很差,心情也越來越煩躁。
做好時間管理,不僅可以把繁瑣的事情簡單化,還能按照我們的計劃進度完成事情,大大提高了效率,首先我們要將自己的事情規劃整理,什么事情先做,什么時候后做,什么事情能不做的就不做。這時,就要用到四象限法則,如下圖所示:
第一象限
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需要第一時間處理,不能逃避也不能拖延。比如早上9點的重要培訓會議。在9點之前就必須要為這個會議做好準備,保證在9點能準時參加。所以,這類事情應該馬上做。
第二象限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雖然時間上沒有緊迫性,但是對于目前或者今后的時間有重大的意義。比如,下班前老板讓你準備好明天開會的資料,當天你可以完全選擇任何的時間來做,只要保證能最后完成任務。又比如學習,現在雖然看不出來重要的影響,但對于你將來的事業或者技能有重大的幫助。
所以,這一類的事情,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回報的,是值得我們花時間去投資的,我們可以有計劃有安排地去做。
第三象限
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既沒有時間上的緊迫,也沒有任何的重要意義。比如,閑聊、看劇、游戲等,這種事情純粹是浪費時間,所以我們應該減少做,或者盡量不做。
第四象限
緊急但并不重要的事情。雖然事情不重要,但時間節點很強。這一象限,很多人會跟第一象限混淆,認為緊急的事情都顯得重要。比如突然朋友到訪,臨時來電話,回復不重要的郵件等等。
這些事也往往是很多的瑣事,也需要花費我們大量的時間,所以這類事情我們可以授權別人去做,讓自己騰出時間來做更重要的事情。
還記不住?沒有關系,這張圖收藏起來,不清楚的時候拿出來看看就解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