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在需要了解問題的答案時才會去找答案.金字塔結構中,序言的作用是吸引和保持讀者的注意力,并確定初始疑問,而整個金字塔則用來說明,分析問題和尋找解決方案.
思考的流程
但在確定初始疑問前,必須能先發現問題,然后才能分析問題,找到解決方案,最后才能以金字塔結構呈現出思想.因此,我們在構建金字塔結構前,需要找到真正的問題(即界定問題),然后全面思考和分析問題(即結構化分析問題).
思考的過程
界定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建立思想的金字塔結構,交流解決方案的第一步.
那什么是問題呢?問題是現實和期望之間的差距.如果你不清楚問題,通常可以采用連續分析法來界定問題.
5個問題的分類
界定問題的具體6個步驟:
問題的3種情形7種風格
在完成界定問題后,找到解決方案前,還需要經過結構化分析問題,評估各種解決方案,方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分析問題的標準流程是:收集信息---描述發現---得出結論---提出方案.
分析問題的流程
為了有效地找到結論和行動方案,分析人員必須有意識,有條理地去收集事實,得出符合邏輯的發現.比較好的方法是先建立診斷框架和邏輯樹指導,然后通過框架來分析和引導思維,這樣不僅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而且簡化了把結果構建成金字塔的工作.
結構化分析問題5步法
界定問題vs分析問題
與人溝通交流時,不論是書面形式還是幻燈片形式,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思想能一目了然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使讀者能清楚地理解我們全部的思想.但讀者總是先看到邏輯關系的存在,然后才能理解它.
換言之,讀者大腦的思維能力有限,一部分用于識別接收到的信息;另一部分用于找出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剩下的部分用于理解和記憶所接收到的信息.
讀者在閱讀時,只能逐句地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而且總是在尋找一種能將所有攝入的信息聯系起來的結構.如果不提前告知讀者各組思想之間的關系,讀者就會自動尋找,這勢必會增加了閱讀的困難.因此,我們必須加強金字塔結構中思想之間的邏輯性和相互關系,以便更利于讀者理解.
在書面上呈現金字塔,應該讓讀者能從字面上迅速理解和吸收思想.當一組思想轉換到另一組思想時,一定要寫過渡性語句,第一免得讀者感覺太突兀;第二能提前告知讀者文章的思路,讓讀者提前做好準備,便于更快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
比方,上下文之間要有過渡,在寫完序言后進入文章正文部分,就需要寫一段文字,介紹每一關鍵句要點;文章篇幅較長時,也應該在每組主要思想開始或結束的地方做鋪墊,讓讀者知道已經論述的和下一步將要論述的內容,同時保證兩個章節之間的連接流暢且不機械----要把兩個章節之間的主要思想連接在一起而不是做什么連在一起;在一些較長的文章中,可以在結尾處作出一總結,然后繼續往下進行.(因為篇幅太長,讀者可能讀了前面忘了后面或讀了后面忘了前面,過渡性語句能強化理解和記憶)
書面呈現金字塔
其次,標題是含義中心思想的主題句.文章的標題應該代表每一章或節的思想.使用標題應該注意一下幾點:
這樣做是為了說明該組標題將解釋或討論的主要論點,以及將要提出的主要思想.如果略去這段介紹,讀者可能一頭霧水,只有讀到文章的結尾才弄明白你在本節想要證明的論點,而這時他可能已忘記前文的內容.因此,千萬不要緊跟文章題目寫每一章的標題,也不要緊跟每一章的標題寫每一節的標題,標題與標題之間應該有過渡性語句,介紹標題下的主要內容.
以上是過渡的幾種方法,究其目的也是為了抓住讀者的思想,把它拉回到它應該屬于的地方,方便讀者更快地理解力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PPT上呈現金字塔
PPT屬于視覺演示,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學習并運用金字塔結構能訓練我們的思維,提高邏輯性,條理性,準確高效闡述思想,讓溝通效果好,效率高.如果你想變得更加厲害,那么建議你從<金字塔原理><結構化思維><結構思考力><系統之美>開始.#以書之名##思維##頭周刊號##閱讀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