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帶你一次性搞懂世界歷史——伊朗篇·上(古代波斯部分)

談到伊朗,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戰爭、石油、伊斯蘭教、保守等等話題,很少有人會第一時間聯想到伊朗的前世是第一個建立了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波斯帝國。

而且在伊朗將近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除了波斯帝國外,還經歷了希臘化時代的塞琉古王朝和帕提亞帝國、突厥化的塞爾柱帝國和花剌子模王朝、蒙古化的伊爾汗國和帖木兒帝國、以及伊斯蘭化的薩法維帝國等等王朝歷史。

伊朗主體民族——波斯人

正是在伊朗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眾多的民族和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相互斗爭、相互交融,才促造了今天伊朗別具一格的政治和文化色彩,讓它成為了一個“另類的伊斯蘭教國家”。

另外,這些眾多的帝國和王朝,單拎一個出來都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曾經都在中西亞歷史上扮演著一方霸主的身份。所以,當今伊朗人民始終把“復興伊朗”作為政治目標,不僅成為了今天中東四強之一,而且還是極少數敢和美國正面硬剛的國家。

那咱們今天就一起來聊聊伊朗歷史上的那些光輝歲月,看看古代西亞的一方霸主有哪些有趣的歷史故事。

但是因為伊朗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歷史悠長,再加上朝代眾多,為了給大家說明白伊朗完整的歷史面貌,這里我就采取上下兩篇來介紹伊朗,今天先說說古代波斯部分。

伊朗早期歷史和波斯帝國的建立

關于波斯人和波斯帝國的歷史,還要從四千年前說起。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代左右,有兩支雅利安人——米底人和波斯人,他們從中亞草原地帶遷入到伊朗高原上,米底人定居在西北部里海以南的地方,而波斯人則來到西南部波斯灣地區定居,他們和伊朗高原東北部的帕奈人游牧部落和西邊的土著埃蘭人,共同享有伊朗高原的“使用權”。

因為埃蘭人靠近西亞文明的發祥地兩河流域地區,深受蘇美爾文明的影響,在波斯人和米底人遷入伊朗高原之前就已經從氏族部落過渡到了國家城邦形態,這些城邦之間互相融合,在公元前16世紀時期建立了伊朗歷史上的第一個政權——埃蘭王國

早期伊朗高原上的四大部族分布圖

此時的埃蘭王國已經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印度有了貿易往來,又在公元前1155年擊敗了另一個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并把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石柱運回到埃蘭王國的首都蘇薩。

埃蘭王國斷斷續續地稱霸伊朗高原長達四百多年,尚處于部落形態的米底人和波斯人只能規規矩矩地臣服于埃蘭,直到公元前8世紀,西亞地區的另一個強國亞述開始崛起,在亞述的入侵下,埃蘭逐漸衰落,一蹶不振。

此后,米底人和波斯人被迫向亞述帝國臣服,不過亞述是一個典型的早期軍國主義國家,對待征服地區的民族極為苛暴,導致了米底各個部落爆發起義,并成功的將亞述人趕出了伊朗高原。

取得獨立后,米底人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各個部落之間互相劫掠,各種不法行為十分猖獗,米底人的日子反而不如從前,所以人們期待能有一個主持正義和公道的人來解決各種爭端。

而此時,一個名叫戴奧凱斯的人因為在本部落中解決糾紛時非常公正,得到了所在部落人民的擁護,甚至其他部落的人都會去找他解決糾紛和矛盾,戴奧凱斯就這樣獲得了所有米底部落的認可。

公元前678年(一說為公元前700年),米底各部落公推奧戴凱斯為王,并為其修建了埃克巴坦那城作為王宮,米底王國(又稱“米底亞王國”或“瑪代王國”)正式建立。

埃克巴坦那遺址

米底王國存在了138年,共有四個國王。在第二個國王普拉歐爾鐵斯在位期間,米底開始向外擴張,征服了波斯人的部落,然后又向西攻打亞述帝國,但因為盟友西徐亞人的叛變而導致失敗,普拉歐爾鐵斯也戰死沙場。

隨著國王的戰死,米底出現動亂,西徐亞人也乘機入侵米底,混亂長達十年之久。最終普拉歐爾鐵斯的兒子庫阿克撒列斯打敗西徐亞人,重新奪回了王座,繼位為米底第三位君主。

在庫阿克撒列斯在位的41年中,米底同新巴比倫王國建立聯盟,并在公元前612年攻占了亞述首都尼尼微,滅亡了雄強一時的亞述帝國。

隨后,米底又繼續向西進軍,遭遇了西邊強國呂底亞,兩國之間進行了長期的爭霸戰爭,直到公元前585年,一次日食的出現才讓雙方停止了戰爭。

因為米底人和呂底亞人都崇拜太陽,認為這是上天給他們的警示,所以雙方罷兵修好,呂底亞公主還嫁給了庫阿克撒列斯的兒子阿斯提阿格斯,雙方結成了聯姻關系。

米底王國極盛時期

在米底王國攻打亞述和呂底亞期間,波斯人也正忙于部落戰爭中,其中安善部落的首領居魯士一世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完成了對波斯各部落的統一。

到了米底王國最后一任國王阿斯提阿格斯時期,居魯士一世的兒子岡比西斯一世繼位為波斯人的首領,并且岡比西斯還迎娶了阿斯提阿格斯的女兒,成為了米底國王的女婿。

關于岡比西斯和米底公主的婚姻,在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歷史》中還記載一個神奇的傳說:

一天米底國王阿斯提阿格斯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他女兒撒的尿竟然變成了滔天洪水,淹沒了整個王國。國王醒來后就越想越害怕,找了祭司詢問。祭司說公主是個不祥之人,會給王國帶來危險。

于是公主成年后,國王就把他嫁給了波斯人的首領岡比西斯,因為他認為岡比西斯只是一個蠻荒小部落的首領,比起身邊那些有權有勢的米底貴族來說,波斯人對王國的威脅比較小。

在公主懷孕之后,阿斯提阿格斯又做了一個怪夢,他夢見自己女兒的肚子里長出了葡萄藤,葡萄藤遮住了整個米底王國的土地。

這一次祭司又對他說,這是預示著你的外孫將要代替你成為國王。阿斯提阿格斯一聽很害怕,立馬就接回了自己的女兒。

臣服于米底王國的波斯和埃蘭

公主回國后果然生下了一個兒子,阿斯提阿格斯命令一個大臣處死這個嬰兒,大臣不忍心自己動手,又把嬰兒轉交給了一個牧人,讓他把這個孩子殺死。

牧人不忍心,恰好他的老婆剛產下一個死嬰,于是牧人就用這個死嬰交了差,順便收養了這個孩子。

十年過后的某一天,這個小孩和村里的其他孩子們一起玩耍,被孩子們選為了國王,有一個米底貴族的孩子不服氣,認為牧人的兒子不配做國王,拒不服從小孩的命令,而這個小孩一副國王的派頭,下令其他的小伙伴把這個貴族孩子狠狠地揍了一頓。

之后貴族小孩就哭著回家告狀,他父親聽了之后火冒三丈,憤怒之下就帶著兒子進宮告狀,事情越鬧越大,國王阿斯提阿格斯也親自介入了調查。

牧人害怕牽連到自己,也害怕小孩被殺,于是就說出了真相,告訴眾人說這個小孩是國王的親外孫、公主的親兒子。

這時,在一旁的祭司對阿斯提阿格斯說,這個孩子既然已經在游戲中成為了國王,就不會再第二次成為國王了,阿斯提阿格斯這才放下心來將外孫送回了波斯。

被牧人收養的居魯士二世

希羅多德記載的故事就先說到這里,關于故事的真假還有待考證,不過歷史上推翻米底王國,開創了波斯帝國的居魯士二世的母系血統確實是來自于米底的王族,一些歷史學家也認可居魯士二世就是阿斯提阿格斯的外孫這種說法。

在歷史上米底王國的階層構成中,波斯人被當做二等公民,永遠低米底人一等,但是隨著波斯部落的逐漸強大,波斯人越來越不滿意現狀。

在公元前553年的某一天,波斯人首領居魯士二世下令,讓他的所有臣民在一天之內開墾出了一大片土地,當波斯民眾如約完成了任務時,都已經累得精疲力竭了。

隨后,居魯士二世宰殺了自家的所有牲畜來犒勞大家,已經累了一天的波斯人見到這么盛大的招待,都非常的開心,開始大口朵頤起來。

等宴席接近尾聲的時候,居魯士就開始靈魂發問:“如果給你們選擇的話,是選擇辛苦的勞動呢?還是選擇舒舒服服的坐在這里大口的吃肉?”

當然,波斯民眾們都選擇要大口吃肉。于是,居魯士借機說到:“我們波斯人又不比米底人差,為什么我們要遭受他們的奴役,他們在城中吃肉,我們要為他們辛苦勞動?如果你們聽我的話,我就能讓大家天天享受這般舒適的生活!”

在居魯士的一番煽動下,波斯人個個熱血沸騰,當即高舉手中的鐮刀和鋤頭就反了,以他們世居的波斯波利斯城為首都,建立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開始反抗米底人。

至今仍被伊朗作為祖國之父的居魯士二世

波斯人在居魯士二世的帶領下,用了三年時間推翻了米底人的統治,并征服了埃蘭,把埃蘭故都蘇撒作為第二首都,米底首都埃克巴坦那作為第三首都,完成了對伊朗高原的統一。

波斯帝國的擴張和希波之間的戰爭

當波斯人取代米底人成為伊朗的主人時,讓本來和米底聯姻的盟友呂底亞坐不住了。呂底亞國王希望趁波斯還沒有真正強大起來的時候,趕緊把這個小火苗給扼殺在萌芽狀態。

于是,在公元前547年,呂底亞出兵波斯,雙方首戰未分勝負,但是由于呂底亞軍隊在人數上比較吃虧,呂底亞國王決定先撤軍,等待其他援軍到達,再一鼓作氣滅亡波斯。

可是當呂底亞撤軍時,萬萬沒想到波斯軍隊居然主動出擊,還攻入了呂底亞境內,打了呂底亞軍隊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呂底亞作為當時的西亞強國,在軍事力量上還是很厲害的,特別是呂底亞人的馬術聞名當時,擁有西亞最強的騎兵部隊。所以在呂底亞反應過來之后,開始對波斯軍隊展開了反攻。

面對呂底亞騎兵,波斯軍隊節節敗退,這讓居魯士二世十分頭疼。這時候有人給他獻了一計,讓他把運糧的駱駝全部集中起來走在軍隊最前面,讓駱駝去對付騎兵。

果然這一招很奏效,馬因為受不了駱駝身上的氣味,受到驚嚇后就開始亂跑,而駱駝性格較為沉穩,沒有發生大的騷亂,因此呂底亞騎兵受到大敗,失去了戰場上的優勢。

正因為這場駱駝對馬的戰爭,讓之后西亞各國都開始發展起了駱駝兵來,直到今天,許多國家還保留著駱駝騎兵的編制。

至今仍然受到中西亞國家重視的駱駝騎兵

沒了騎兵優勢的呂底亞在半個月后就被波斯滅國,之后居魯士二世分兵兩路,西路軍跨過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攻入了歐洲境內,巴爾干半島色雷斯地區的希臘城邦被波斯人征服。東路軍由居魯士二世親自率領,占領了中亞大片土地,領土擴充到了印度河流域。

當時的波斯軍隊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攻無不克,但唯獨在西亞地區還存在一個比較難啃的硬骨頭——新巴比倫王國。因為其首都巴比倫城是一個堅不可摧的城市,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墻也異常堅固,不僅高而且還很厚,厚到能跑一輛四匹馬的戰車,城門還全是青銅打造。

在公元前6世紀,巴比倫城是全世界最大最繁華的城市,比同時期的中國的齊國都城臨淄都還要大,而且城里有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城中人多、土地也多,完全能夠自給自足,所以也不怕波斯軍隊的長久圍困。

在居魯士二世拿巴比倫毫無辦法的時候,巴比倫統治階級發生內斗,祭司階層因為不滿國王要搞宗教改革,轉而打開城門,投降了波斯,巴比倫因此滅亡,堅固的巴比倫城也成為了波斯的第四個首都。

居魯士進入巴比倫之后,釋放了被囚禁在城中做為奴隸的猶太人。關于猶太人為何被囚禁在巴比倫,我在以色列篇中已做過詳細介紹,這里就不在贅述。因此當時許多猶太人奉居魯士二世為救世主。

巴比倫城復原圖

實際上居魯士的確是那個時代難得的仁慈之君,在他征服的遼闊疆域上,居魯士就一直保持宗教寬容政策,并不像其他西方國家的征服者一樣,打到哪里都要把自己所信奉的宗教強加給被征服地區的人民,有點類似于今天美國“開門送民主”的做法。

在居魯士征服了巴比倫之后,又繼續東征中亞草原地帶,在和游牧民族馬薩格泰人戰斗中,不幸戰死,其子岡比西斯二世繼位。

岡比西斯二世是個著名的暴君,他即位之后殺死了他的同胞弟弟,之后舉全國之力遠征埃及,雖然成功占領了埃及,達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三洲大帝國的君主成就,但是也因為長年的戰爭,導致各地人民苦不堪言。

公元前522年,岡比西斯還在埃及享受著法老待遇的時候,在波斯本土上,一個名叫高墨達的祭司,以岡比西斯弟弟的名義發動起義,受到了米底人的普遍支持,史稱高墨達暴動

隨后,岡比西斯慌忙起身返回波斯,但在途中死去,整個波斯帝國陷入了一片混亂。最后岡比西斯的堂系侄兒大流士平定了這場內亂,繼位為大流士一世,波斯帝國也正式進入了鼎盛時期。

波斯帝國極盛時期的版圖

在大流士執政期間,大流士對波斯的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都做出了改革,將全國劃分為多個行省,派出總督去進行管理,開創了西方總督制行省制的先河。

然后大流士又在整個帝國境內修建了聯通東西的兩條御道,沿途設置驛站,一共長達2400公里,比三百年后秦始皇修建的馳道還要長出600多公里。

大流士自己摸索出的這套治國的方法,對今后其他的超級大國,比如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有深遠的影響。

在國富民強之后,晚年的大流士又開始對外擴張,自公元前499年起,波斯和希臘諸城邦之間爆發了長達50年之久的希波戰爭

此后的波斯歷代國王都致力于將希臘各城邦吞并,由此誕生了許多耳熟能詳的故事,比如溫泉關戰役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馬拉松戰役和馬拉松運動起源等等,都發生在這50年之間。

在希波戰爭期間,波斯最初占據優勢,一度占領了希臘三分之二的領土,并攻入了雅典衛城,差點就把西方文明的濫觴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但是在后來的海戰中,希臘城邦逐漸取得優勢,開始反攻波斯,而波斯也因為長期遠征希臘,耗費了極大人力和財力,最終以失敗告終,各希臘城邦又恢復了獨立。

希波戰爭

但是在波斯撤軍之后,希臘城邦之間卻發生了內斗,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之間開始了戰爭,波斯則利用他們的內斗矛盾,不斷政治入侵希臘各城邦,最終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希臘部分城邦。

不過此時,隨著希臘城邦的逐漸衰退,在希臘北部的馬其頓人強大了起來,開始不斷入侵希臘各城邦。

對于希臘人來說,馬其頓人是被希臘化的民族,而且馬其頓人非常崇尚希臘文明,他們更愿意接受馬其頓的統治,而不是波斯的領導。

于是在公元前337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征服了反對他的希臘城邦后,成立了希臘聯盟,并被推舉為盟主,提出了要向波斯復仇的口號。

第二年春天,腓力二世正在集結大軍,準備發兵波斯時,卻被刺殺身亡,其子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并統帥希臘聯軍開始了東征。

這一時期的波斯帝國內部,宮廷政變頻發,國王基本上又都是一些昏庸之輩,在面臨亞歷山大的入侵時,并沒有做出第一反應,直到希臘聯軍快要進入兩河流域了,才開始倉皇迎戰。

亞歷山大的東征

當時的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親自帶了大批的人馬來到索契平原上,坐等亞歷山大來進攻,這是因為索契平原地勢開闊有利于人數眾多的波斯軍隊調度,以及發揮西亞騎兵的優勢。

但是大流士三世一直等不來亞歷山大進攻,害怕軍隊人數太多,糧草支撐不夠,于是就撤軍了,把部隊帶到了伊蘇斯城附近領取補給。

可是這個時期,亞歷山大的部隊卻打了過來,因為伊蘇斯城地勢狹窄,波斯軍隊人數再多也不能一次性發揮全部力量,騎兵更是毫無用武之地。

但其實當時憑借著人數上的優勢,波斯軍隊士氣也還不錯,而希臘聯軍遠道而來,人困馬乏,當時波斯一方還是有略微的優勢存在。

不過在戰斗過程中,大流士三世所在的中軍受到突襲,大流士突然臨陣脫逃,波斯士氣大跌,導致波斯軍隊全線潰敗,大流士的母親和妻女全被亞歷山大俘虜。

亞歷山大迎娶波斯公主斯妲忒拉二世

之后,大流士三世向希臘聯軍求和,寫信給亞歷山大說,要將女兒嫁給亞歷山大,而且陪嫁半個波斯帝國給他,希望希臘聯軍能撤退。

而亞歷山大在回信中霸氣地懟道:“我不要你的錢,也不要你的地,你整個國家早晚都是我的,至于你的女兒,我想娶她,你不想嫁也得嫁!“

這里插一句題外話,據說大流士三世的妻子斯妲忒拉一世號稱是“波斯第一美女”,而她和大流士的女兒斯妲忒拉二世也是個傾國傾城的絕世美女。但是亞歷山大是個正人君子,在俘虜了王后和公主之后,依然對她們禮遇有加,并未做出非分的舉動。

而大流士三世被亞歷山大拒絕后只能選擇背水一戰,在公元前331年,大流士三世又集結了更多的軍隊與亞歷山展開決戰,爆發了亞歷山大十年東征期間戰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高加米拉戰役

大流士三世果然不負眾望,戰斗剛進行到一半,他就再次臨陣逃脫,帶著中路軍掉頭就跑,導致波斯軍大敗。

高加米拉戰役壁畫

大流士三世逃到巴克特里亞之后,被當地總督貝索斯殺死,亞歷山大就以為大流士報仇為名,征服巴克特里亞殺死了貝索斯。

之后,亞歷山大率軍回到波斯第二首都蘇撒進行整頓,在這里迎娶了大流士三世的女兒為王后,正式稱自己是波斯帝國的繼承人,波斯也至此滅亡,成為了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

希臘化時代的伊朗和波斯第二帝國的建立

亞歷山大征服西亞之后,繼續東侵,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時才撤軍回到巴比倫,建立了歷史上第二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

雖然亞歷山大文化上襲承希臘,但在治理國家的政治制度上依舊保留了波斯的舊規,并鼓動希臘人和波斯人聯姻,以穩固帝國的統治。

所以在亞歷山大的統治下,波斯貴族們基本上都身居要職,并在政治上作為希臘人的老師,波斯人和希臘人兩百多年的恩怨糾葛也就此結束。

但好景不長,公元前323年6月13日,正在籌備征服阿拉伯半島的亞歷山大突患惡疾去世,年僅33歲。

由于事發突然,亞歷山大去世前未立繼承人,而且他的遺腹子還未出生,于是他手下的各路將領紛紛擁兵自重,整個亞歷山大帝國隨即分裂。

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后的局勢

經過一番軍閥混戰之后,亞歷山大的部將塞琉古控制了包括伊朗高原在內的中西亞地區,建立了塞琉古王朝,中國史書上稱之為“條支“。

雖然塞琉古繼承了亞歷山大帝國東方的大片領土,但是統治極其不穩定,而且塞琉古又忙于和托勒密爭奪對地中海東岸控制權,不斷的戰爭導致了各地民族紛紛發起反抗,比如咱們在印度篇中說到的孔雀王朝建立者月護王,就在這一時期打敗了塞琉古,并收回了印度河流域的統治權。

到了公元前247年,位于里海東南一帶的帕奈人游牧民族趁著塞琉古正忙于和埃及戰爭,于是乘機獨立,其部落首領阿爾薩斯成為國王,建立了阿爾薩斯王朝,中國史書音譯為“安息”,西方史書則稱之為“帕提亞帝國”。

后來帕提亞被塞琉古打敗,但是塞琉古的重心還是在地中海沿岸和埃及爭霸,并未吞并帕提亞,讓帕提亞稱臣納貢后就撤軍了。

到了公元2世紀初,西方的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羅馬作為一顆新星開始冉冉升起,并開始了對外征服。

在羅馬的打擊下,塞琉古漸漸衰落,而此時的帕提亞國王密特里達特一世宣告不再向塞琉古稱臣,并發兵東、西兩路開始了擴張。

東路軍征服了今天土庫曼斯坦一帶的中亞地區,西路軍將塞琉古逼退至今天敘利亞一帶,其余地方全被帕提亞占領。

古典時代的四大帝國

到了密特里達特一世晚年時期,帕提亞疆域廣闊,與當時的羅馬、貴霜、中國漢王朝一起被并稱為古典時代的四大帝國

而且在帕提亞統治時期,中國兩漢打通了絲綢之路,帕提亞成為了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必經之地,商業貿易也開始繁榮了起來。

但是由于帕提亞的擴張,使得版圖和羅馬形成了接壤,此后帕提亞的歷史基本上就是在抗爭羅馬的入侵。

帕提亞憑借著優良的騎兵和本土防守的優勢,在歷史上多次打敗羅馬軍隊,甚至還殺死了羅馬“前三頭”之一的克拉蘇,又搶走了羅馬對附庸國亞美尼亞的控制權,成為了羅馬東擴路上最為強勁的對手。

不過帕提亞和羅馬的戰爭,沒有一方是贏家,羅馬因為長期東征搞得精疲力盡,兵源不足,于是開始征收日耳曼雇傭兵入伍,導致國家軍隊開始蠻族化,為羅馬的分裂和滅亡埋下了伏筆。

而帕提亞也因為長期和羅馬爭奪對兩河流域的控制權,不斷對人民加收戰爭經費,使得帕提亞帝國末期各地起義不斷。

羅馬兵團對陣帕提亞重裝騎兵

另外,帕奈人雖然稱自己是波斯帝國開創者居魯士的后代,但實際上根本說服不了當地的波斯人,許多波斯大貴族割據一方,形成自己的武裝力量,都在伺機推翻帕提亞,以恢復波斯人的統治。

于是在公元224年,波斯薩珊家族出身的阿爾達希爾一世豎起“反帕復波”的大旗,得到了許多波斯貴族的支持,經過兩年的斗爭,最終滅亡了帕提亞,建立了薩珊王朝,史稱波斯第二帝國

關于建立波斯第二帝國的薩珊家族是波斯一個古老的祭司家族,其始祖薩珊是波斯國教瑣羅亞斯德教的大祭司。

這里給大家科普一個知識,當時波斯人信奉的瑣羅亞斯德教,其教義認為世界上存在善神和惡神,善神象征著光明,惡神象征著黑暗,要始終相信光明能夠戰勝黑暗,所以波斯人非常崇拜火,因此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又被叫做拜火教。

后來瑣羅亞斯德教吸收了部分基督教和猶太教的教義,發展成為摩尼教,傳入中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教。這也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為什么張無忌要接受波斯使者的命令,明教大本營為何叫光明頂,教主身份的代表為何是圣火令的原因。

伊朗拜火教

也正是因為薩珊家族是拜火教祭司貴族出身,所以在薩珊王朝建立后,拜火教就開始隨著波斯帝國的擴張傳播到了中西亞的許多地區,并影響到了后來伊斯蘭教的發展。

薩珊波斯的興盛與衰亡

在薩珊王朝建立后的數年里,波斯帝國開始迅速向外擴張,再次遭遇羅馬帝國。

公元239年,阿爾達希爾去世,其子沙普爾一世登基后,繼續與羅馬爭奪對兩河流域的控制權,并多次大敗羅馬軍,還生擒過羅馬皇帝瓦萊里安,薩珊波斯因此揚名海外。

不過在沙普爾一世去世后,王室內斗十分嚴重,拜火教祭司貴族們也經常干政,動不動就廢立國王,薩珊波斯開始陷入了一個低迷時期。

特別是在公元309年,祭司貴族們殺死了國王霍爾密茲德二世,又陸續殺害和囚禁了較為年長的三個波斯王子,導致皇位落到了第四個王子沙普爾二世的頭上。

此時沙普爾二世還只是個遺腹子,并未出世。但是貴族們才不管這么多,就把王冠放在沙普爾二世母親的肚子上,還沒有出生就完成了加冕儀式。

沙普爾二世一出生就受到祭司貴族們的洗腦培養,對拜火教大加推廣,長大親政之后就不斷打擊國內的基督教徒,迫使他們改宗波斯國教。

沙普爾二世銀幣

而此時羅馬已經奉基督教為國教,于是就以沙普爾二世迫害基督徒為名,出兵波斯。

但是沙普爾二世是個軍事天賦極高的國王,他在位時期訓練和培養了一支精銳的波斯軍隊,在羅馬入侵之前,為了爭奪絲綢之路的貿易權就派這支部隊打敗了中亞的貴霜帝國,控制了今天的阿富汗地區。

在羅馬入侵后,這支波斯軍隊不僅迅速擊敗了羅馬,而且還兼并了羅馬在西亞地區的大片土地,連羅馬國王尤利安也被殺死,沙普爾二世以勝利者的姿態與羅馬簽署停戰協議,把薩珊波斯推向了鼎盛時期。

當時在打敗羅馬和貴霜帝國之后,波斯完全控制了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絲綢之路,壟斷了中國的絲綢貿易,一時之間在中國的各大城市,波斯商人接踵而來,波斯拜火教也正是這一時期,跟隨者波斯商人傳入了中國。

在沙普爾二世去世后,接下來的一百多年中,繼任的波斯國王資質都比較平庸而且生活及其奢侈和腐敗,祭司貴族勢力又開始抬頭,地方總督也逐漸形成割據勢力。

沙普爾二世時期的薩珊波斯版圖

好在這一時期,波斯的敵人羅馬內部也正在鬧分裂,并沒有和波斯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在公元395年,羅馬正式分裂后,東羅馬也就是拜占庭成為了波斯主要的敵人,不過拜占庭此時一心想著恢復羅馬的統一,也沒有和波斯發生太大的沖突。

到了公元498年,薩珊王朝又迎來了它的第二個春天,當時的國王卡瓦德一世是一位賢君,他15歲的時候在國家危難中登基,任期內還被廢除過,所以他深知皇權不穩的下場。

后來在別人的幫助下,重登國王的寶座后,他大力地改革,振興王權,克服了種種困難,波斯開始中興。

他的兒子庫思老一世繼位后,繼承他的改革,緩解了國內的矛盾,重新加強了國王的權力,在軍事上還消滅了過去一直不斷侵略波斯的白匈奴,又入侵了阿拉伯半島上的城邦國家,將阿拉伯半島的貿易路線轉移到了波斯灣一帶。

另外,庫思老還是個文化人,非常熱愛文學,從印度引進了大批寶貴書籍來到波斯,并將這些書籍翻譯為巴列維語(中古波斯語),極大的豐富了波斯的文化。國際象棋的前身波斯象棋也是這一時期從印度傳入了伊朗,并在波斯人的發展下成為了西方人最喜愛的棋盤游戲。

波斯象棋

庫思老一世在位48年,到了公元579年去世,他的兒子霍爾密茲德四世繼位,但四世才當了十年國王就遭遇宮廷政變被推翻,庫思老一世的孫子庫思老二世被擁立繼位。

庫思老二世繼位后,將他父親挖去雙眼,然后又將其處死。這種殘酷的做法讓當時的波斯名將白赫蘭·楚賓極度不滿,于是楚賓自立為波斯國王,聚集了大批反對庫思老二世的人發起反叛。

庫思老二世被迫逃到了拜占庭,請求拜占庭幫他復國,并答應拜占庭如果自己復國成功,就對拜占庭臣服。于是拜占庭出兵援助,庫思老二世擊敗楚賓復位后,立馬又和拜占庭撕破了臉。

在公元602年,拜占庭皇帝福卡斯被謀殺,帝國陷入內亂,庫思老二世趁機就率軍進攻拜占庭,一度占領了大片的拜占庭領土,兵鋒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逼得當時拜占庭的新皇帝希拉克略都想要放棄首都跑路了。

希拉克略率領的基督教軍團

好在后來希拉克略恢復了理智,并得到了基督教會的全力支持。于是,希拉克略傾盡全力重建了一支戰斗力超強的隊伍,以基督教圣戰的名義發起了對波斯的反攻,并數次攻入波斯境內。

終于在公元627年,尼尼微戰役中波斯被打敗,庫思老二世被迫歸還了所有征服的拜占庭領土,波斯王朝也就從此一蹶不振。

在尼尼微戰役結束沒多久之后,庫思老二世的兒子霍爾密茲德五世效仿他當年弒父篡位,殺掉了庫思老二世,繼位為王。

但此時,異軍突起的阿拉伯人在先知穆罕默德的率領下,已基本完成了對阿拉伯半島的統一,開始準備邁出半島向外征服。其過程我在阿拉伯帝國篇中有過詳細介紹,這里就不在贅敘。

這個時候的薩珊波斯在尼尼微戰役過后差不多屬于半亡國狀態,之后又在公元642年的尼哈溫戰役中,波斯最后的有生力量被阿拉伯軍隊殲滅,末代國王伊嗣俟三世開始了四處逃難。

阿拉伯的擴張

在逃難過程中,伊嗣俟還派兒子卑路斯和孫子泥涅濕跑到中國唐朝,向當時的唐高宗李治求救,但被唐高宗拒絕,卑路斯和泥涅濕就再也沒回波斯,留居在了中國。

而伊嗣俟三世則在公元651年被一名奴隸殺死,顯赫了四個世紀之久的薩珊波斯宣告滅亡,延續了1200多年的古代波斯歷史也就此終結。

關于伊朗早期的歷史就說到這里,咱們下期再繼續說伊斯蘭化后的伊朗歷史,感謝您的閱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亞歷山大大帝
歐洲征服印度,放下狠話,把戰爭帶給亞洲,把財富帶回希臘
《古希臘兩千年史》亞歷山大東征13
波斯皇帝割土求和,亞歷山大大帝為何執意滅掉波斯?只因天理難容
野史:亞歷山大滅亡波斯后,俘虜一萬俘虜,他是怎么處理的
雜志精選| 波斯帝國的三大古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南平市| 青岛市| 张北县| 嘉义市| 杭州市| 扶风县| 嘉定区| 凤翔县| 丰台区| 台山市| 巍山| 鄂州市| 额敏县| 青岛市| 南宁市| 遵义县| 南和县| 宁海县| 新津县| 成安县| 依安县| 射洪县| 江城| 昌乐县| 永州市| 定边县| 奈曼旗| 常熟市| 崇仁县| 鄂州市| 漳平市| 苏尼特左旗| 姜堰市| 左权县| 五常市| 崇文区| 荔波县| 武汉市| 汉川市|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