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在人生的某一特殊時刻,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這樣痛徹心扉的時刻,感到“我什么都不是”,這個時候就是你的“基礎(chǔ)發(fā)生動搖”的時刻,就是你在長夜里痛哭的時刻。
32.福山認為,人類具有兩種被承認的欲望:第一種是優(yōu)越意識,也就是“獲得自己比別人優(yōu)越這種承認的欲望”,另一種是平等意識,也就是“獲得與其他人平等的承認的欲望”。
33.現(xiàn)代科技到底會更好地服務(wù)于多數(shù)人的平等意識,還是會更好地為少數(shù)人的優(yōu)越意識提供支持?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都深入思考的問題。
34.頹廢是健康的反義詞,它不僅是生理性的,更是精神性的。什么是頹廢?就是體會到生命的無意義,人生的虛幻感,以及自我的無能為力感。
35.醉過酒的人都有體會,酒能讓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消弭于無形,人們開始勾肩搭背,稱兄道弟,掏心掏肺,而當黎明來臨,陽光普照大地,恢復(fù)理性的人們會再一次“回落到他的個體中”。
36.我們不僅時常一心二用、一心三用,而且要不停地切換各種不同的角色與身份。不僅作為個體的人是分裂的,人與人之間也是分裂的,人與自然更是分裂的。
37.叔本華說,欲求和掙扎是人的全部本質(zhì),所以,人從來就是痛苦的,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的來回擺動著。
38.觀眾在喜劇舞臺上看到的和聽到的不是偉大人物或高尚人物,而就是他們自己的化身。
39.陳獨秀借用尼采對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的區(qū)分,抨擊儒家的忠孝節(jié)義是奴隸的道德。
40.尼采所謂的奴隸,不是指階級分析意義上的奴隸,而是指沒有天賦才能,缺乏精力、體力和活力,因為生活乏味,壓力巨大,但又無能力反抗的失敗者和柔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