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點藍字,我們哪來故事?
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衛生組織早些時候召開緊急會議,向全世界拉響警報:新冠病毒迄今為止最新、突變最嚴重、傳染性最強的一個變異毒株正在世界各地傳播,各國亟需提高警惕,采取應對措施并以希臘字母Omicron(奧密克戎)命名。
新“毒王”出現,攪得全球不得安寧。
從通報首例到全球恐慌僅用了48小時。
金融市場也因此遭遇“黑色星期五”,
油價暴跌,多板塊、多品種大幅下跌。
截至目前已有接近40個國家和地區禁止南非等地旅客入境。
韓國防疫對策:禁止入境
海外網11月28日電 當地時間27日,韓國防疫部門宣布,從28日零時起,禁止來自南非等8個國家的外國人入境,以防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進入國內。韓國尚未發現感染“奧密克戎”病例。
這8個國家分別為:南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納米比亞、萊索托、斯威士蘭、莫桑比克和馬拉維。韓國政府限制向這些國家公民發放簽證,從這8個國家經由中轉地飛往韓國的外國人,在辦理登機手續過程中被限制登機,即使登機也被禁止入境。
從這些國家啟程入境的韓國公民不管是否接種疫苗,都必須在臨時生活設施接受隔離10天,在入境前提交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證明,抵韓第一天、第五天、解除隔離前都要分別接受檢測。
首張奧密克戎毒株圖片曝光 傳播速度為何如此之快?
當地時間11月27日,意大利羅馬兒童醫院科研團隊發布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全球首張圖片。
圖片顯示,與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相比,奧密克戎毒株擁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變。這些變異多樣化,且大部分位于與人體細胞相互作用的區域。
該變異病毒株的基因總共出現了50個突變,其中幫助與人體細胞結合并入侵的刺突蛋白的突變有32個,而目前毒性最大傳染性最強的德爾塔變異株的刺突蛋白的突變也只有16個。
因此,奧密克戎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突變最多的新冠病毒變種。
有鑒于此,各國也出現相關病例...
意大利出現第一例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當地時間11月27日,經實驗室測序,意大利確認了該國第一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感染病例。意大利《晚郵報》報道說,該患者居住在意南部坎帕尼亞大區,自莫桑比克旅行歸來,此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并被隔離,目前身體狀況良好。
英國出現2例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英首相宣布應對措施
當地時間27日,英國確認2例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株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當天下午,英國首相約翰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英國將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應對新變異毒株。
德國確認2例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當地時間11月27日,德國巴伐利亞州宣布已確認2例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福奇:奧密克戎毒株或已存在于美國而尚未被發現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當地時間11月27日的報道,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表示,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可能已經在美國出現,但尚未被發現。
受奧密克戎毒株影響 美國政府建議民眾不要前往8個非洲國家旅行
當地時間11月27日,受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影響,美國疾控中心(CDC)將南非、津巴布韋、納米比亞、莫桑比克、馬拉維、萊索托、斯威士蘭和博茨瓦納這8個非洲國家的旅行風險指數提升為“第4級”,即“非常高”。
科威特宣布暫停與南非等非洲9國直航航班
科威特政府27日宣布,將暫停與南非等9個非洲國家的商業直航航班,以防范南非等國近日報告的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輸入。
港確認兩例陽性病例感染新變異毒株“奧密克戎”
在南非等國最先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目前已經在非洲以外的更多國家和地區傳播。中國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25日發布消息稱,基因組測序證實,香港的2例陽性病例感染了“奧密克戎”變異株。其中一例為日前從南非入境香港,另一例或為在酒店隔離期間交叉感染。
“奧密克戎”會引發什么癥狀?
盡管變種新冠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諸多專家也表達了擔憂。但正如世衛組織僅將其列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毒株一樣,對于這一新病毒變種,研究者們擔憂的更多是其不確定性。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凱特琳·捷特林娜(Katelyn Jetelina)表示,在擁有世界上先進基因組監測系統的南非,截至目前報告約100例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表明該病毒可能“僅在剛剛開始傳播的階段”
南非醫學協會主席安吉麗克·庫切(Angelique Coetzee)于當地時間11月26日介紹了感染新冠病毒新毒株“奧密克戎”的癥狀,并稱該變體目前僅引發“輕度疾病”。
“這是一種輕度疾病,癥狀包括肌肉酸疼、疲倦,并伴有輕微咳嗽。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感染者并沒有失去味覺和嗅覺,也沒有明顯的癥狀。”庫切還透露,一部分患者正在家中接受治療。
傳染病學專家們表示,“奧密克戎”是目前最糟糕的突變,成為迄今為止最具高度傳染力與抗疫苗藥性的變種毒株,恐怕降低現今疫苗效力至少40%,而特定的2個獨特突變更成為幫助病毒打開通往人類細胞的大門。
老王說
世界衛生組織現在把B.1.1.529命名為奧密克戎,并從監測變異株劃歸為最高級別的關切變異株,說明對這一病毒株是非常重視的。但鑒于還沒有臨床、流行病學和世界范圍的更多數據,目前尚難以對其毒性、傳染性以及對抗疫苗能力下結論。
即便奧密克戎最終發展為“大魔王”,鑒于世界范圍的新冠疫苗接種人數已大大提升,而且世界衛生組織也已有針對三類病毒的預案,應該有能力防御新的變異病毒。
事實上,今年年初就有關于變異病毒“繆”可能是“大魔王”的預測,但“繆”最終也并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目前引發世界90%以上感染的還是德爾塔變異株。
新聞鏈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625163124681105&wfr=spider&for=pc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