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酷熱,降雨頻多,空氣中充斥著濕氣與熱氣,而在室內,又有著空調的寒涼之氣。倘若人長時間處于這樣寒熱交加的環境下,人體的臟腑功能也會出現失調,從而導致一系列疾病,其中最常見的便是感冒。
現代醫學認為夏季感冒多為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受冷、淋雨和過度疲勞是常見誘因。但老百姓一般都認為,感冒不外乎就是流鼻涕、咳嗽,只要發發汗,吃點感冒藥也就好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引發感冒的原因有多種,常見的就有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而夏季感冒則多為暑濕感冒,俗稱熱傷風。
很多人以為熱傷風就是風熱感冒,其實并非如此,嚴格來講,熱傷風應該屬于暑濕感冒。從癥狀上來說,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都有鼻塞、流涕、發燒的癥狀。區別在于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多發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發熱輕、惡寒重;暑濕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是發熱重、惡寒輕,可伴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結、舌苔黃、咳濃痰、流黃鼻涕等癥。
因此,如果罹患熱傷風還像平時一樣吃感冒藥,不僅無法取得治療效果,甚至可能導致癥狀加重。
夏天天熱,當人處于活動狀態或者在戶外時,毛孔會持續張開,通過排汗來調節體溫。一般來說,大量出汗后,人應該及時補充溫開水,有汗則要等干了以后才吹風,可很多人耐不住熱,一進空調房里就不愿意出來。甚至有的滿頭大汗,還專門站在空調或電扇前直接對著吹,或是當即洗個冷水澡。這些行為會讓正在散發內熱的毛孔突然緊閉,人體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有效地向外布散,熱郁在內則身發熱,造成人體氣機運行失常。
還有一些人把冷飲當水喝,冰淇淋、冰西瓜也不停地吃,感覺嘴巴和肚子涼涼的很消暑。但這會導致寒氣入體,寒氣無論是從皮膚滲入,還是通過飲食進入五臟六腑,都會和暑、濕、熱相沖,從而導致熱傷風。如果本身是濕熱體質(不敢吃熱氣的食物,經常大便秘結,舌苔黃)的人,則更加容易發病。
【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文章中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之用,讀者不應單純依靠本文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對于因使用、引用、參考本文內容而導致的損失、風險及糾紛,龍南中醫院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