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截止昨日晚上24:00,2020年第一季度正式結束,電影行業目前仍處于停滯狀態。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三月中旬之后全國影院均開啟的復工備戰的狀態。根據貓眼專業版信息,截至3月22日,全國共523家影院復工,較3月21日增加15家,全國復工率達4.61%,票房環比增幅33%。
而在影片放映口,均以口碑、票房叫座的往期影片復映為主。截止3月27日,《中國合伙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何以為家》《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超時空同居》《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數十部影片均已做好復映準備。《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指環王》《中國合伙人》等經典影片也有傳言說或將迎來重映的可能。不過3月27日晚,國家電影局卻突然發布緊急通知,叫停所有復工和待復工影院,影院復工計劃再次被迫擱置。
院線復工停滯最直接的影響是導致院線票房大盤的封凍,但損失的卻又何止幾個漂亮的數據。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數據的擱置不前,間接牽連的是影院企業的生存條件。相關數據表明,自2014年開始,全年注銷影院類數目以倍數的速度向上翻滾。
而如果說2019年院線整合致使1.8萬院線關閉是時代優勝略汰的大勢所趨。那么截至2020年3月27日有2263家影院類企業被持續注銷,則是熬不過寒冬的無奈之舉。截至2月底,三大平臺分賬票房破千萬的網絡電影共計15部,與去年整個上半年15部破千萬的成績完全持平。
盡管三月票房成績還未得到官方公布,但小編據貓眼專業版公開數據進行整理。截至3月31日,上線12天的《奇門遁甲》和上線26天的《狙擊手》累計分賬已破2000萬;《封神榜妖滅》累計分賬近1500萬。
也就是說,單就愛奇藝平臺,僅3月一個月,就有至少3部當月上線的網絡電影進入分賬破千萬的記錄。
不僅如此,疫情的突然到來就像是為網絡市場刮了一陣東風,很多人都開始“被迫”接觸網絡電影。和被疫情遏制發展的院線不一樣,相反網絡電影從業者會因為疫情的控制而收獲短期內的強勢利好現象。而且隨著《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等中頭部院線作品轉網絡播出,網絡電影的整體品質也實現了大幅度加碼。
這說明了網絡電影的概念在電影人心中已經從“網絡”上升到“電影”的層次。而考慮到4、5月份院線大概率繼續空檔或被強制控制人流和放映場次。瞄準這個紅利期的網絡電影或將還有一段可專心致志持續發力的機會。疫情于網絡電影市場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機遇,但就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卻未必能實質性地直接改變市場格局。實際上,甚至在國際疫情徹底被遏制之前,網絡足不出戶的優勢都將被深度挖掘和利用。就目前院線市場的情況來看,即使實現復工,也鮮少能有新片會在這個時候登上大熒幕。
但如果只是復映,賣得主要是情懷熱,而院線電影下線一定檔口之后又會上線各大線上平臺。試想,如果疫情還沒有被徹底清除,人群聚集仍舊會有交叉感染的可能。那么在相對安全的條件下,可以比較自由的且不花錢的根據自己的需求緬懷數部經典。拋開院轉網的幾部頭部電影,就網絡電影本質來看,劣勢還是比較明顯的。雖然票房過千萬的數量喜人,類型開始多元化,但在這十幾部破千萬的網絡電影中,還并未見真的爆款。淘夢影業創始人、CEO陰超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口碑當然已經是院線電影的生命線,我打個比方,院線電影就像大賣場,大家隔段時間才會去一次,所以買東西都會精挑細選;網絡電影更像便利店,餓了渴了即買即走,不太挑剔。”
因此,口碑、質量一直是網絡影視的硬傷,即使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現在。基本上網絡市場的優勢就是此時院線市場的劣勢,我們著重分析一下影院復工后的優勢。近日,阿里影業旗下燈塔研究院發布報告,其中提到,5月電影市場將逐漸恢復,8成觀眾觀影意愿強烈,“90后”高頻觀影男性將成核心用戶。數據還顯示,電影市場將逐步復蘇,而非爆發性增長,恢復節點在5月底6月初。
而疫情結束后如果能走出家門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這種儀式感想必會更加強烈。雖然春節、情人節、元宵節乃至清明節端口的影片沒有太大可能在一開始就蜂擁而上。但對高口碑電影作品的期待仍是受眾愿意為院線電影買單的重要原因。況且疫情期間,政府數次主持會議,就影院建設及疫情期間的救助和維護下達補助政策和補貼資金。也就是說,雖然影院的收入在未來兩個月內仍舊可能是杯水車薪的,但就發展前景來說,總體還是有望可尋的。實際上,不管如何發展,院線和網絡都是時代發展的必須品,并不存在相互取代的關系。反而可能在持續發展過程中實現互補,實現整個影視行業的全面平衡發展,滿足受眾的各種審美需求和刁鉆口味,促使影視行業更加良性的發展。年度人物——年度表彰大會
《重新定位》——投融資主題沙龍
《定位》——創投會
《DISCOVERIES 》——網絡電影主題沙龍
《爆力方法論》——網劇主題沙龍
《瞳見》——投融資主題沙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