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與器械治療
不同進針方法
指切進針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指甲或指端切按在穴位上(或旁邊),右手持針,緊靠左手指甲面(緣)將針刺入皮膚(圖29-4)。
夾針進針法:即用左手拇指、食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夾住針身下端,將針尖固定在所刺穴位的皮膚表面位置,右手捻動針柄,左手繼續(xù)向下壓,將針刺入穴位。
舒張進針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將所刺穴位部位的皮膚向兩側撐開,使皮膚繃緊,右手持針,使針從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的中間刺入,或者用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將穴位皮膚撐開繃緊,右手持針刺入。
提捏進針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將針刺穴位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的上端將針刺入。
插刺式進針法:此法屬于單手進針法,以右手拇、食二指用棉花挾住針身,露出針尖,對準穴位,迅速將針尖刺透皮膚,然后再用左手拇、食二指挾住針身下端,右手持針,二手協同動作,邊插邊捻將針刺入所要求的一定深度,并根據需要,選用適當押手配合行針。
指壓式進針法:以右手持針,用腕和指力迅速將針尖刺進皮膚穴位,刺法適宜于短針的進針。
用管針進針法:備好玻璃等制成的針管,針管長度比毫針短0.5-1厘米以便露出針柄;針管的直徑以能順利通過針尾為宜。進針時左手持針管,將針裝入管,針尖與針管下端平齊,置于應剋的腧穴上,針管上端露出針柄05~1厘米,用右手食指扣打針尾或用中指彈擊針尾,即可使針刺入,然后退出針管,再運用行針手法。臨床上還有用進針器進針等方法。
三棱針系由古代九針中鋒針發(fā)展而來。一般用不銹鋼制成,針柄較粗,呈圓柱形,針身呈三棱形,尖端三面有刃,針尖鋒利,有大、中、小三號。一般以中小號較為常用。耳廓的耳尖部位為三棱針經常穿刺部位。
三棱針持針手法:拇指與食指捏住三棱針針柄,對準預定穴位,掌握針刺方向,中指端緊靠針身下端,控制針刺深度。具體分為點刺法、散刺法和放血法。
另外,還可根據持針手指的多少分為:二指持針法與三指持針法。所謂二指與三指持針法是指用兩個手指(食指或拇指與中指)或三個手指(拇指、食指與中指)持針并進行針刺的方法。在耳針療法中此兩種手法都較為常用。
選自《現代綜合耳廓耳穴圖譜》
許崇明 張立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