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茉莉,一種很平凡的植物。它的花色純白,枝葉沒有多余的特色,習性也并不嬌貴,作為福州的市花,已然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福州人,成為了老福州的一個烙印。
每到盛夏時節,空氣中便彌漫著或多或少的茉莉香,尤其是對于老一輩的人而言,燥熱的天氣中來一杯茉莉花茶,已經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
△
茉莉花起源于印度,而茶卻源于中國,它們的結合是兩千年東西方文化交流最完美的見證。茉莉花在漢朝時期傳入福州之后的發展,以宋代最為顯著,當時的許多史料都記載了福州茉莉花茶采摘、制作、品賞的過程。
茉莉性喜溫暖濕潤,在通風良好、半陰的環境生長最好。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大量的閩江泥沙造就了獨特的福州茉莉花。
| 抵不過的花香 |
對于福州茉莉花茶制茶師翁文峰來說,如何讓茉莉花茶得以在杯杯的茶湯中,飄散出沁人芬芳的花香,這便是夏天最重要的事。
從入夏開始,一直持續到往后的半年中,是翁文峰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用他的話說,在制茶近三十年的時間里,每年都有掙扎與堅持。在他的心里,對茉莉花,有著一種與常人難以體會的感情。重復性的工作免不了枯燥乏味,但是只要聞到了茉莉花香,身體上的勞累,便很快的被內心的愉悅所代替,正是這份對茉莉花茶的羈絆,讓他一直堅守。
| 歌訴茉莉情 |
在2003年舉辦的首屆福州話歌曲比賽中,一個獨特的嗓音打動了翁文峰,也啟發了他對福州茉莉花茶歌曲的創作欲望,他找到了這個嗓音的主人——林書文,并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一首《茉莉情》便這么誕生了。
| 舊時的福州味兒 |
《茉莉情》唱的是情,表達的是愛,而翁文峰與福州民俗專家方炳桂的結識,也結緣于茉莉花茶。
在方老遠離家鄉的幾十年間,唯獨有“獅子頭”的名號被依稀的記著,念念不忘,這是一種家鄉的味道。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結識,才得以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了跨越近半個世紀的友情。
舊時,福州人有“休閑文化三寶”——評話聽書、澡堂泡澡和茶攤休閑。這種充滿“蝦油味”的茶攤文化曾是福州一大特色,可惜現已漸漸消失。對福州擁有難忘記憶的方老,不難對福州傳統文化逐漸流失感到惋惜。因此,盡自己所能的恢復福州茶攤文化,便是方老那時最想要做的一件事情。
舊時茶攤上的茉莉花香隨已在歷史中流失,但許多的福州人卻對這份記憶揮之不去。
現今商業市場上福州茉莉花茶里傳統福州味的淡薄,不過,伴隨著福州茉莉花產業“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成功入選,再加上這些茉莉花茶人的堅守,我們有理由相信福州茉莉花茶的魅力一定會在世界再次綻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