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實用的心理療愈&最落地的身心靈平臺
文:凡默(斑馬)
二級心理咨詢師|一級婚姻咨詢師
塔羅師|占星探索者|能量療愈師
1
有一種得抑郁癥的人,帶著微笑的面具,可能被群體稱為開心果,充滿陽光的樣子讓所有的人都認為他們活的很好。
實際上,人群散去,他們拖著長長的影子回到家,只有自己知道內心有多喪,晚上不敢睡去,因為夢中是一個焦慮、疲憊、絕望的黑洞。
最可怕的是,這個世界在他們眼里只有灰色,找不到任何感興趣的支點讓他們明天面對。
心理學上的“微笑抑郁癥”是指,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內在卻承受著抑郁癥的狀態。
這種人的微笑面具,實際上從記事起就戴上了,起初是為了生存下去,因為發現爸爸媽媽喜歡乖巧不惹事的那個自己,于是來不及思忖就把微笑的面具帶上,等發現這不是真實的自己的時候,面具已經入肉三分,再也摘不下來了。
2
娟子帶兒子來咨詢的時候,是因為兒子有些麻木,總是在笑,說什么都好,然后似乎沒問題又覺得哪里不對勁,刻板的像個機器人,因為娟子先前上過內在療愈的課程,就第一時間帶著兒子來到了工作室。
當我把與兒子溝通的情況跟娟子說的時候,娟子驚詫的眼睛都瞪圓了,因為兒子說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死。
我說孩子有些抑郁,娟子說怎么可能,他社交正常,每天正常打籃球,也玩游戲,對所有的人都很友善,剛上班的單位同事也都覺得他非常的樂觀開朗,怎么會抑郁與不想活了呢?
與娟子做了一個小時的溝通,確定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狀態:
1?從小被要求要體諒父母不添堵,男子漢要堅強。
2?父親對孩子情緒問題的態度是:你怎么一點小事就會哭?你怎么這么負能量?你怎么如此的軟弱無能。
3?媽媽的灌輸是,媽媽這么不容易,就是想讓你快樂。
一個討好的孩子,很容易在抑郁癥中帶上微笑面具,因為他想把所有的一切自己抗過來,表達負面情緒是不好的也是沒有用的(小時候曾有過反復試驗的經歷),如果我表達我真實的內在,就會讓周圍的人覺得麻煩,而我也不會被大家接受,也會不被愛。
娟子的兒子是一個巨蟹能量非常強的人,生命特質是膽小并且非常在意周圍的人看法,會非常敏感的感受到家里成員的情緒,也特別在意別人開不開心,所以從小在父親的所謂嚴苛要求下,在母親所謂母愛泛濫保護中,將自己的情緒與真實需求全部掩藏,變成了一個隨時是“我很好”的假人。
3
在咨詢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人與感受斷聯,描述自己的事情就像描述別人的事情一樣,毫無情感色彩,內在壓抑的情緒也無法流淌出來。
人其實擁有非常精密的能量自動調節能力,也完全具備自愈能力,最害怕的是我們用頭腦控制自己,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感受的能力,然后就會帶上微笑的面具,永遠說,我挺好。
我們民族有一個特點,永遠在提倡奔向更好,很多團隊文化一開口就是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仿佛流露真正的人性是可恥的,可是脆弱、無助這也是人性的一部份,與堅強、有力并不形成沖突,反而是內在這些人性的脆弱面是更值得重視并且面對的。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心里,流露內在的負面的脆弱的情緒是不好的,可恥的,其實這就阻礙了那些很久就在身體儲存的能量的流動,這些能量不流動,久而久之就造成身心靈的傷害,甚至出現一些自傷行為。
4
圣經上說,會哭的人有福了,必得拯救。
示弱的人,能哭的人,一定不是強撐著只信自己的人,必定是有一份臣服,也是對自己負責的人,能夠精微的覺察到自己內在的世界狀態,并且也有能力不在意他人如何看,逐步發展出對自己有一份內在呵護。
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餓了就吃,痛了就哭,讓能量起起伏伏,不以是非對錯來評判內在狀態,才不至于帶上微笑的面具,任由內在潰爛分裂。
雖然這個功課,我們的父母、老師沒有教我們,甚至我們主流社會教育一直與此背道而弛,可是對我們生命來言,看到自己的內在,并且去面對并療愈它,真的很重要。
近期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