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聽一位姐姐說:“明明說好的,媽媽白天照顧孩子衣食起居,爸爸晚上輔導孩子作業。計劃很完美,實施起來卻相當費勁?!?/div>
她家老公每天晚上十一點多到家,孩子都睡著了;天不亮,孩子還沒起床,老公又去上班;好不容易趕上周末,老公還要忙于各種加班。天天跟見不著人似的,一點都指望不上。
我猜,這大概不只是一個家庭的現狀吧!
說好的一起陪孩子成長,可是,在陪伴的路上,有些人就慢慢變成了孩子成長中的擺設。
無論是爸爸或媽媽,如果下面這些行為,你占了大部分,那么,恭喜你,你已經成功地逆襲為孩子成長中的擺設了。
比如:你幾乎從不親自帶孩子,甚至不會在晚上摟著孩子睡覺。Ta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和保姆更親近。
你極少和家人一起吃晚飯,回到家時孩子總是已經沉沉入睡。
你長年早出晚歸,節假日更是在加班或者聚餐。
你在外面侃侃而談,回到家對孩子一言不發。
你答應帶孩子去的地方,十有八九都不能兌現。
你不知道孩子喜歡什么玩具。你只會給女兒買洋娃娃,只會給兒子買玩具槍和車。
你不知道孩子不喜歡什么,不知道孩子害怕什么。
你不知道孩子喜歡吃什么。你以為所有小孩都喜歡吃甜。
你不知道孩子不喜歡吃什么,你覺得所有小孩都不能挑食。
你成功地讓孩子養成了看電視和手機的習慣,并且難以自拔。
你不愿意陪孩子做游戲,認為那很幼稚可笑。
你對孩子的學校生活一無所知,也從不主動和老師打電話。
孩子交了幾個好朋友,你連一個名字也叫不上來。
你從不破例去接孩子,你覺得那永遠是其他家庭成員的任務。
學校的親子活動,你不是缺席,就是讓另一半甚至爺爺奶奶參加。
你很少給孩子買書,他也不知道孩子喜歡讀什么樣的書。
你從不關心孩子的愛好,永遠只是簡單粗暴地問分數。
孩子的生日在你腦海里只是個數字,而不是重要日子。
你從不和孩子坐下來聊聊談心。
家長會和單位開會,你會覺得后者更重要。
孩子在學校得了獎狀,你很開心,但不關心他為什么得獎。
你甚至無法列舉孩子的一個缺點和一個優點。
你從來不會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幼稚問題。
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你老是心不在焉,更多的是各玩各的假陪伴。
你要么對孩子置之不理,要么就指責抱怨。
你總是無法主動察覺孩子不開心。
孩子告訴你的秘密,你總是一轉身就告訴媽媽(或爸爸)。
孩子生病了,你很擔心,但不會想辦法回家陪伴。
你玩手機的時間,多過陪孩子的時間。而且一陪孩子就犯困,一玩手機就興奮。
你總覺得,以前沒有父母的陪伴,小孩不也一樣好好長大了嘛!
但是,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可以復制的,錯過就是錯過。你對孩子陪伴的缺失,都將積攢成為孩子對你的一分冷漠的一。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你覺得孩子是你的什么呢?
為什么孩子越長大,你越覺得難以溝通?
孩子成長的時候,你都不曾認認真真陪伴,不曾試著去了解孩子。孩子長大了,你站出來指手畫腳的時候,你覺得孩子是服墻還是服你?
真心希望你能及格,也希望你是真心實意給人家當父母,更希望你別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