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甘草學(xué)園
原文鏈接: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張寶華
董某,女33歲。
初診:怕冷;頸部不適,后背不適;喜熱水;打嗝;刷牙想吐;胃口較差;胸部痛,胸部悶;脅部痛;有心煩;喝水后感覺胃脹;睡覺說夢話;精神疲倦;易怒,煩躁,焦慮,健忘;有血塊,腰酸或腰痛;有痛經(jīng);周期正常;周期7天以上;經(jīng)色暗;舌淡苔白。既往有慢性胃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病史。
證型:太少合病兼血虛水盛
處方:
柴胡30克、生黃芩15克、姜半夏15克
人參片15g 炙甘草15g 茯苓20g
生桂枝15g 燀桃仁15g 炒赤芍15g
生牡丹皮15g 生姜15g 大棗15g
當(dāng)歸15g 生川芎15g 麩炒蒼術(shù)15g
生澤瀉15g
7帖,顆粒劑,內(nèi)服 一天2次
二診:頸部不適減,胸悶減,體力有贈(zèng)。
證型:太少合病兼血虛水盛
處方:
柴胡30g 生黃芩15g 姜半夏15g
人參片15g 炙甘草15g 茯苓20g
生桂枝15g 燀桃仁15g 炒赤芍15g
生牡丹皮15g 生姜(自備)15g 大棗15g
當(dāng)歸15g 生川芎15g 麩炒蒼術(shù)15g
生澤瀉15g
7帖,中藥飲片,內(nèi)服 一天2次
三診:體力較前增,藥后覺胃脹,舌淡苔白略厚。
證型:太少合病兼血虛水盛
處方:
柴胡30g 生黃芩15g 姜半夏15g
人參片15g 炙甘草15g 茯苓20g
生桂枝15g 燀桃仁15g 炒赤芍15g
生牡丹皮15g 生姜(自備)15g 大棗15g
當(dāng)歸15g 生川芎15g 麩炒蒼術(shù)15g
陳皮30g 炒麥芽10g 焦六神曲10g
山楂炭10g
7帖,中藥飲片,內(nèi)服 一天2次
四診:體力較前增,身痛緩解,晨起口干口苦,藥后覺胃脹,舌淡苔白略厚。
證型:太少合病兼血虛水盛
處方:
柴胡30g 生黃芩15g 姜半夏15g
人參片15g 炙甘草15g 茯苓20g
生桂枝15g 燀桃仁15g 炒赤芍15g
生牡丹皮15g 生姜(自備)15g 大棗15g
當(dāng)歸15g 生川芎15g 麩炒蒼術(shù)15g
陳皮15g 炒麥芽10g 焦六神曲10g
山楂炭10g 甜葉菊3g 麩枳殼15g
7帖,中藥飲片,內(nèi)服 一天2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