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房車,環游中國》是我的夢想,希望走遍各地,瀏覽山海風光,體驗風土人情,品嘗風味美食,記錄旅行點滴。
2016年10月13日,星期四。早起離開岳陽樓景區,導航前往湖北荊門。
離開岳陽, 按照導航指示,很快駛入岳陽洞庭湖大橋。君山區是1996年3月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一個新區,因境內君山島而得名。位于洞庭湖東北部,北隔長江與湖北省監利縣相望,西與華容縣相鄰,東、南瀕抵東洞庭湖水域。轄四個鎮、一個街道、二個生產場,總面積718.2平方公里。
大約走行幾十公里,根據同學的建議改走高速。路況很好,車輛很少,一邊開車一邊觀景,感覺不是同學推薦的隨岳高速,看看地圖,果然走錯了。原來隨岳高速岳陽出口在岳陽市北側云溪區,洞庭湖大橋對面的高速叫宜岳高速,仔細研究一番,感覺也沒算繞遠,繼續前行。宜岳高速跨越洞庭湖大橋尚在施工建設中,君山高速入口距離洞庭湖大橋有幾十公里遠,不過通過君山區轄區道路路況比較好,基本都是雙向六車道,進入省道之后路面變成雙車道的,不過車輛不多。收費站出口不遠,即離開湖南境內,進入湖北省界。2016年時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還沒有取消,跨過省界需要走收費站交錢的。進入湖北界內,繼續開車觀光,感覺高速公路的標高比路邊民居高,基本都在民居的房頂的那個高度。繼續行駛,發現一個叫荊江分洪區的特大橋梁,有十六公里長,原來此處是長江荊江段分洪區,高速公路標高基本是按照分洪區的水面高度設計的,我說走了幾十公里高速,始終感覺高速公路有點高高在上的姿態。荊江分洪區是于1952年建造,位于荊江南岸的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境內,工程總蓄洪面積1358平方公里,有效容積71.6億立方米,現有人口87.01萬人。
進入荊州市轄區,抵達荊州長江大橋南岸橋頭,大橋全長4.398公里。很巧拍攝大橋指示牌時,無意中拍了一只大鳥,仔細看照片,感覺鳥還是挺大的呢。荊州長江大橋是連接沙市區與公安縣的過江通道,于1998年3月28日動工興建,2002年10月1日通車運營。荊州長江大橋北起荊州互通,上跨長江水道,南至荊州南互通。線路全長8.860公里,主橋全長4.178公里,橋面為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設計速度為100公里/小時。
過江就是荊州市區,高速公路在市區中部上空通過(高架路)。 荊州市古稱江陵、郢都、南郡,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東連武漢,西接三峽,南跨長江,北臨漢水,素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和旅游勝地的稱譽。荊州市域東依武漢市,東南隔江與咸寧市相望,南與湖南省岳陽市、益陽市、常德市為鄰,西連宜昌市,北接荊門市、潛江市和仙桃市。轄區東西最大橫距約274.8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約130.2公里,夾江呈帶狀分布,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市,境內全長483公里。
荊州之名源于《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于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荊州市轄沙市區、荊州區、公安縣、江陵縣、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監利市,市人民政府駐沙市區江津西路262號。
位于荊州長江大橋下游不遠的萬壽園,免費游覽,原先是收費的,現在不收費,旺季時控制入園人數。園內有一萬壽塔,布局與別處不同,遠望塔身起與平地,近處觀瞧,地面下還有兩層。萬壽塔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為樓閣式磚石仿木結構,通高40.76米,塔身八面七層,下設高大石座,塔座八角各嵌一漢白玉力士砥柱。塔身中空,內建螺旋式石階,可盤旋上至各層,每層向外洞開四門,塔內一層正中立一尊接引佛,身高8米。第四層塔內有一塊“遼王憲鼎建萬壽寶塔記”碑,字跡已斑駁;塔體內外壁嵌佛龕,共供奉漢白玉坐佛87尊。遠望荊州長江大橋,離的太近,怎么弄都不能取到全景。荊州的地形圖,可以看出長江在這畫了半個圓,且是曲曲折折的流向東方。長江自西向東流出三峽后,在荊州改向南流去,在岳陽又改為自南向北,長江在此段又叫荊江。觀音磯又名“象鼻磯”,位于荊州市長江邊荊江大堤之上,建于南宋,因磯上建有“觀音寺”而得名。
荊江大堤修建紀念碑,正面是老毛的題詞,背面是周恩來的題詞。荊州市沙市區,原來叫沙市市,如雷貫耳的“活力28,沙市日化”廣告語的發源地。沙市區為荊州市中心城區,位于荊州城區東部,長江荊江段北岸。東接潛江市,南與公安縣隔江相望,西依荊州古城,北鄰荊門市沙洋縣,距省會武漢市237公里,面積522.75平方公里,轄4個鎮和6個街道。早在3000多年前,沙市就是楚國郢都的外港,明代中后期,沙市成為全國十二大商業都會之一。1895年,沙市被辟為通商口岸,“百年商埠”由此而興。荊州古城,古稱江陵城,位于荊州市荊州區,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是楚文化、三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邊是水城,中間是磚城,里面是土城。城內東西直徑3.75公里,南北直徑1.2公里,總面積4.5平方公里,城墻周長10.5公里,高8.83米,共有六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均建有城樓;磚城厚約1米,墻內垣用土夯筑,下部寬約9米。墻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筑;磚城通高9米,周長11281米;墻體用特制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筑。
荊州古城的小北門,單行線,進去差點出不來,開房車不能隨隨便便走路,需要偵察清楚才能走的。沿國道207一路北行,離開荊州轄區,進入荊門市界內。荊門市別稱荊楚門戶,位于湖北省中部,漢江中下游。北接襄陽市、隨州市,西靠宜昌市,東臨孝感市,南與荊州市、潛江市、天門市接壤。荊門市域東西最大橫距15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31公里,總面積12339.43平方公里。下轄東寶區、掇刀區、沙洋縣、屈家嶺管理區、鐘祥市、京山市,市人民政府駐東寶區象山大道53號。荊門市距武漢市217公里;南連荊州,與江陵、潛江、天門毗鄰,距荊州市80公里;西扼宜昌接渝蜀,與南漳、遠安、當陽交界,距湖北第三大城市宜昌市120公里;北望湖北第二大城市襄陽達中原,與宜城、隨州相連,距襄陽市111公里。抵達同學工作的單位-中國石化荊門石化公司,車停居民區路邊。荊門石化公司附近的十字路口,前面不遠就是荊門石化公司辦公大樓。同學提前下班,指導我開車前往晚餐吃飯的地方:荊門市區西部的漳河水庫風景區。漳河風景名勝區位于湖北省中部,地處荊門、宜昌、襄樊三市交界處,背靠荊山,面向江漢平原,總面積400平方公里,以自然景觀為主,以人文景觀為主,大型水工建筑群為輔。
同學要請我吃魚宴大餐的農家小院,晚上我就住在這個小樓旁邊,享受享受農家生活。早晨被公雞打鳴的聲音叫醒,很久沒有聽到公雞打鳴聲了。起床后,洗涑完畢,小院的主人一家尚沒起床,就不打招呼了,起車觀景。掇刀區位于荊門市南部,東北與鐘祥市相連、西南與當陽市交界、北與東寶區比鄰、南與沙洋縣接壤,總面積639.997平方公里,下轄4個街道、2個鎮,區政府駐龍井大道99號。掇刀,因關羽在此屯兵練軍建立軍事大本營、刀掇巨石而得名, 2001年,成立掇刀區。大霧,游覽觀光不便,沒辦法只能告別荊門,繼續我的“自駕房車,環游中國之行。離開荊門,本著不走重復路的原則,導航沿省道219奔沙洋而行。沙洋縣地處漢江中下游,江漢平原北端,東臨漢江與鐘祥市、天門市隔江相望;西瀕漳水,與當陽市毗鄰;南濱長湖,與荊州、潛江交界;北靠荊山余脈,與掇刀區、東寶區接壤。轄區總面積2044平方公里,下轄13個鎮。沙洋縣位于武漢城市圈與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結合部,毗鄰漢江,水運暢通,素有“漢江明珠”、“小漢口”等美譽。路過一市鎮,發現竟是非常熟悉的江漢油田所在地。一直以為江漢油田應當在長江以南的,沒想到在這碰上。仔細想想,江漢平原:乃長江和漢水沖積而成,長江自西向東流向大海;漢水位于長江北部,自西北流向東南,在武漢匯入長江。由此形成的平原怎么可能在長江以南呢,所以江漢油田在長江北是對的。人們往往主觀臆斷,不見真佛不死心。找個帶字的建筑合個影,證明我來過,哈哈,自娛自樂。江漢油田是中國中南地區重要的綜合型石油基地,地處江漢平原,本部設在湖北省潛江市(省直管縣級市)廣華街道,北臨漢水,南依長江,東距武漢150公里,西距荊州60公里。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內的潛江、荊沙等7個市縣。現有員工3.25萬人,資產總額212億元,累計生產原油5126萬噸、天然氣18.96億立方米。
告別江漢油田,繼續前行。進入潛江地界,公路是地地道道的雙車道,一點多余的地都沒有。跨過一座大橋,路面很窄,想超車很難。感覺這個橋梁應當在文革時期建的,橋兩側都建有鮮艷的紅旗雕塑。潛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地處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潛江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曹禺先生的故鄉,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和由16個國有農場組成的農場群,1994年被列為省直管市。潛江市:湖北省直轄縣級市,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轄7個街道、10個鎮,總面積2004平方公里。潛江市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潛江地上盛產糧棉油,地下富藏油氣鹽。全市地下蘊藏石油 2億噸、天然氣9700多億立方米,巖鹽近8000億噸,另有鹵水136億立方米,富含鋰、銫、銣、溴、鉀、碘、硼、硅、鍶、鎳、錳等18種稀有微量元素。潛江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號稱 “天下第一臺”的東周楚王行宮就在境內龍灣鎮。“龍灣遺址”,是迄今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時代最早的楚國離宮別院遺址群落,被定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潛江市位于江漢平原腹地,北依漢水,南臨長江,地處漢江下游,跨東荊河與上、下西荊河兩岸。距省會武漢市154公里,距荊州市區75公里。縣域東西長51.3公里,南北寬64.4公里,總面積2004平方公里,共轄23個鄉級行政區,包括7個街道、10個鎮、6個管理區,潛江市人民政府駐園林街道。離開潛江,一路向南。碰上修路,沒辦法,這個是無法預測的,碰上了就慢慢往前走了。監利市隸屬荊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地勢平坦,是典型的平原地形。監利市位于長江中游,洪湖西岸,西與江陵縣、石首市傍江接壤、北與潛江市、仙桃市(沔陽縣)夾河相鄰,東與洪湖市連壤交界,南與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臨湘市、岳陽縣隔江相望,縣域南北長74公里,東西寬60公里,總面積為3460平方公里,轄18個鎮、3個鄉、2個管理區、1個經濟開發區,市人民政府駐容城鎮荊臺路1號。監利縣素以盛產糧、棉、油、麻、豬、魚、禽和蘆葦而聞名于世,是典型的“魚米之鄉”。是全國商品糧、商品魚、良種豬、麻類和優質棉生產基地,是湖北省速生豐產林和出口麻生產基地,糧食總產位于全國縣市前列,其中水稻總產居全國縣市之首。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昨晚駐車在容城鎮政府大院門前路邊停車位,早上起來,洗涑完畢,下車弄了幾個包子吃,起車離開監利。監利往南有兩條路,一是坐船過江到湖南華容,船票小車35元。監利是東方號游輪翻船的地方,坐船過江心里有點忐忑不安,還是開車過橋安全,哈哈。另一條路就是開車奔岳陽,在岳陽北走隨岳高速過長江,決定向東南方向的岳陽進發。隨岳高速上的荊岳長江大橋,懸索橋,高大宏偉,過橋費20元。 荊岳長江大橋是連接湖北省荊州市與湖南省岳陽市的過江通道,是首座連接湖北、湖南兩省的長江大橋。于2006年12月26日動工建設,2010年12月9日通車運營。
從13日離開岳陽市,經過荊州,抵達荊門市,15日返回岳陽市,正好轉了一圈。
“自駕房車,環游中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