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今天這個局面是山丘沒有想到的,非常的匪夷所思,想不通!沒有任何的消息能給人一個預期,今天會迎來暴跌,畢竟昨天晚上還出了一個利好!要挽救民營經濟,不是無視利好了,是打臉的節(jié)奏。
昨天文章《難受!我曾經有擁有納指ETF》是從主線和支線交替的角度,分析和推演出來,機器人、減速器、工業(yè)母機這些公司會有機會,今天盤中確實拉起來,但是又回落了,資金被嚇到了。
智能駕駛和機器人
其實發(fā)完文章后,山丘注意到了特斯拉發(fā)布的業(yè)績會,還是有一些事情需要說一下的。
產量方面,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在造10臺左右,11月份會測試,按理時間上來說,下半年怎么都會走一波機器人的行情。
人形機器人全身40個關節(jié)由旋轉執(zhí)行器、線性執(zhí)行器、靈巧手共同構建。旋轉執(zhí)行器由角接觸軸承、諧波減速器、交叉滾子軸承、編碼器、無框電機、力矩傳感器構成。
線性執(zhí)行器由深溝球軸承、無框電機、力矩傳感器(最高價值環(huán)節(jié))、編碼器、反式滾柱絲杠和四點接觸球軸承構成。
根據國信證券測算,目前特斯拉機器人關節(jié)BOM表成本為41萬元左右,其中力矩傳感器、滾柱絲杠、無框電機、諧波減速器價值量占比較高。
人形機器人和特斯拉的汽車策略是一樣的,后續(xù)一定會降價的,預期是降到2w美元,也就是15w人民幣左右,目前成本是40w人民幣。
值得一提到的是,人形機器人和特斯拉汽車上的公用FSD自動駕駛系統(tǒng),截至到2022年底,特斯拉FSD在北美實現40萬訂閱數。FSD測試版已經行駛約4.8億公里,成為全球裝車最多的完全自動駕駛技術。
Dojo超算是特斯拉無人駕駛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Dojo超算剛剛進入正式生產階段,國內也一直有預期FSD會來到國內
國內的路線還是自研路線是主流,刷抖音能看到一些城市已經出現了無人駕駛的汽車,23開始應該會逐步開始提升無人駕駛、智能駕駛了,有券商測算L2、L3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滲透率分別為56%、20%。
智能駕駛最重要的還是模型,國內大模型主要是華為的模型,還有一些廠商是英偉達方案的,比如小鵬、理想和未來,華為系的就是長安和賽力斯。除去模型壁壘高以外,就是線控和域控
目前A股的公司大家也都耳熟能詳,山丘就列舉一些,
德賽西威、科博達、經緯恒潤、均勝電子、中創(chuàng)科達、華陽集團、保隆科技、伯特利、拓普集團、耐世特、亞太股份、光庭信息等等
封測
再來看看封測,山丘看到臺積電給出了業(yè)績指引,預計第三季度銷售額167億美元至175億美元;預計第三季度毛利率51.5%至53.5%,市場預估53.6%,預計第三季度營業(yè)利益率38%至40%,市場預估41.3%。
先進封裝:CoWoS產能擴2x,供應緊張持續(xù)到明年底
AI相關指引:AI目前收入占比6%,未來增速50%,占公司收入十幾個點;
全球封測廠商,臺灣省是占有40%份額,國內其他企業(yè)占有20%份額,美國本土占有13%份額,算是咱們非常強勢的板塊。國內第一廠商是長電科技、第二廠商是通富微電,機構還推過的廠商有德邦科技、偉測科技。
山丘查了一下通富微電的半年報說法,公司營收環(huán)比是提高的,環(huán)比增加13.46%,營收52.67億元,歸母凈利潤是虧損失,環(huán)比下降非常夸張,3600%~4160%,給出解釋是
營收環(huán)比上升,是下游復蘇了,產能利用率提升了,而凈利潤下降是因為要擴產客戶高端處理器和AI芯片封測需求的不斷增長、先進封測技術的更新迭代因素,貸款建廠房、購買設備、原材料
兩個頭部企業(yè)的交叉數據互相能夠驗證,半導體的周期是在修復,封測也是在向好的階段,封測作為一個周期性行業(yè),能不能趕上周期還是挺重要的。
主要觀點寫道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