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10篇、英語作文6篇、每天20個生字抄寫6遍、記錄好詞好句8頁、《語文2000例》10頁、4本感動小學生系列、3本《淘氣包馬小跳》系列、1本科學普及讀物、二級優秀2007版模擬卷五篇、希望杯題目若干、每天練琴至少兩小時……”這是家長曾女士在網上為讀5年級的女兒所“曬”的作業一覽,一共有23項之最。在采訪時,曾女士不無自豪地表示,這些作業都是她給女兒加出來的“家庭作業”。
而在曾女士的“總結”之后,不少家長也將自家孩子的作業一覽表貼了出來。15項家庭作業是一年級男生錢忻逸的寒假額外任務。他的媽媽胡女士表示,假期有成塊的時間,不拿來加油充電則白白浪費。”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各大育兒網站上都可見到這一類的曬作業帖,這些帖子基本上都是以比誰家孩子完成的作業量多為特點,孩子作業完成量大的家長難掩心中歡喜,孩子作業完成量少甚至沒有的家長難免落落寡歡,言談之中不免透露下個假期要嚴抓孩子作業的想法。
對此,盧灣區二中心小學校長陳瑾則提醒家長莫以此作為衡量自家孩子的標準,她說,每個孩子的性格、興趣不盡相同,作為非教育專業人士的家長來說,如果要布置家庭作業,首先考慮的是幫助孩子打下堅實基礎。此外,則可以根據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