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自問:世界因你的存在而變好一點點么?雖于茫茫人海,那美好被稀釋到不著痕跡、甚而還要被扭曲到不像樣子。但仍堅信,你生命存在的價值,除了自我的實現,還要把你的溫暖與善意釋放出去,哪怕滄海一粟,仍有無可替代的意義。
要相信,一個美好的生命,站在那里即是風景。涵養自己,亦妝點世界的夢。
相信愛是擁抱,是成全,是全情投入與毫無保留的付出,而非理直氣壯的索取。
要問,你給予了什么,而不是你得到了什么。深沉的愛,無不帶著深刻的敬畏,亦無不有忘我的獻身精神。
真正的愛,必使人勇敢。是認清真相,仍義無反顧;是體察到罪惡與丑陋,卻心生悲憫與救贖。真愛從來是建設的力量,而非拆毀的洪荒。
真愛源于心底,無法向外求取。美好就在自身。——
自身不存著美,是無法照見美的。
你要去體悟、去感受,而非審視與打量。
審視與打量的本質,是對于世界的不信任和對于自身的懷疑。沒什么比這樣的疏離更荒涼的。而當你去體悟,去感受,你將變得柔軟,你將更加明媚。即便于罪惡與丑陋里、于他人無故加諸的傷害里,仍生出體諒與憐憫,而非仇恨的火焰。
當你擁有時刻發現美的眼睛,以及具備寬闊的胸懷,你將不吝你的贊美,你將體會美予你的滋養,你將因這美,而更加愛著你自己、悅納你自己。
你默默欣賞。欣賞著他人,恰是對自己的肯定。當你刻薄慳吝時,你將發現你的貧乏空虛;當你體貼周全時,你將感到你的豐富充盈。
你永遠不知道,因為你的存在,有一個人覺得人間值得。哪怕遭遇風雨,感到人世寂寥,因為你,他決定堅持走下去。
這個人可能在單位上,可能在生活中,可能在網絡里,也可能僅僅存于意念。因為你,他覺得自己某種情愫得以體恤,某些困苦被人看見,某些孤獨被人感知,某些殘缺被人周全。盡管可能是默默地、也無關風月。但因為你,他愿意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只為配得上你的美好。
所以,無論你是誰,你要珍惜,你要向世界釋放你的善意。你的善意與美好不見得都能得以回饋,但也許就在某一瞬,你的言談舉止、一顰一笑,改變了一場風的走向,讓一些狂暴變得溫柔起來。
你一定要堅信——
對美好的守望與對善良的堅守,在不經意時,已經改變了世界的模樣。
你還要抱著隨緣的心態,不去苛責不去求全。相信生命里每一場相遇都是最好的安排。皆是予你生命的豐富與深刻。生命是深邃的。即便再淺薄的人,也不是某個標簽可以涵蓋。因而,你不能草率,不能去論斷他人,給他人下定義。你看到的永遠只是表象,唯有悉心體悟,方可觸到生命的本質、因而有所領悟。
能相知固然是再好不過。但誤解與隔閡才是人間常態。因而,不去抱怨他人的不了解,不去苛求他人的不周到。當你抱怨當你苛求,實際還是自私的表現。
也不要任意期待。——
興許你的期待,不過是期望他人符合你的設想。但任何生命都是獨特個體,沒有誰有權要他人放棄他自己,來滿足你的一己之欲。而生命的寶貴,就在于我們如此不同,卻能彼此體會。
能欣賞,就駐足欣賞;不能欣賞,則默默離開,仍要送上衷心的祝福。
時刻察省:不因自己給他人、給世界帶來負擔。而某些期待,通常是以愛的名義掩護、包裝在一個類似“為你好”的、冠冕堂皇的借口里,給人無形壓力。
有時候,瀟灑轉身是風度,也是涵養。即便無緣,也不要指責,不要傷害。每個人都握著生命的單程票,此生過后,我們永不相見。
當看清世間虛幻的本質,當認識人生不過大夢一場,沒什么事不可以放下,沒什么人不可以原諒。
放下,決非放棄。而是看透后的成全,是輕松回來做自己。作自己,就要使自己成為世間的風景。無論大樹抑或小草,自美其美,美美與共。
如此,當某天終要離去,可以坦蕩對自己說一句:我來了,我愛了,我成為了自己的風景,亦妝點了世間的夢。我因世間的美好,同時也因自己的美好,而留下最美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