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斅,南朝宋(劉宋)藥學家,生活在公元5世紀。所著《炮炙論》,是我國最早的制藥專著。原載藥物300種,每藥先述藥材性狀及與易混品種區別要點,別其真偽優劣,是中藥鑒定學之重要文獻。
?
為何要提到這本書,是因為發現了馬兜鈴酸的熔點介于281-286℃之間(約于286℃分解),也就是說,炮炙后的含馬兜鈴酸的藥材就無毒了。《雷公炮炙論》里還記載著各種藥物的處理方法,對木通和川木通等要就是要先炮炙。從方舟子發難開始,一系列的含有馬兜鈴酸的好藥材已經從藥典中被刪除,而這正是源于所謂現代醫學者對傳統中醫藥學在應用上的不了解而造成的“加害”。
?
?可以說,這就是沒有人文的科學是恐怖主義的道理所在。也許是無意,也許是有意。在愚昧和恐怖之間,你會選擇什么呢?
還是那句話,質疑和發難必須是在了解的前提上,絕非是人云亦云,也不能為了追求所謂證據而罔顧事實,比如四川人吃了一輩子魚腥草。
當然,歷史的長河中,中醫藥發展肯定有存在問題的,比如在傳承上,也許就是在制藥上就出現了斷檔和誤傳,這就大概可以解釋為何臺灣地區的馬兜鈴酸引發的肝癌高達78%,正是因為臺灣的中醫學學一沒學二,讓病人誤食了很有經過更好處理的藥材,所以誘發了疾病。這正是島嶼文化難以避免的問題,因為所有先進的文化都是靠輸入的,但凡輸入就會有衰減、有變形。比如我們的葬儀在某些國家就是婚禮……
對了,還有一種方式也可以消除藥材中的馬兜鈴酸,改天我再翻翻書,看看以前有沒有,翻到了再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