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仰
信仰,信服敬慕,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其相信和尊敬。信仰的對象有理念上的主張、有宗教,亦有人。
媽祖信仰,關公信仰都是信仰,但,不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基于對超自然支配力、宇宙創造者和控制者存在,它給人以靈魂并延續至死后的信仰體系。媽祖與關公到現在都沒有安放過人們的靈魂,人們供奉時都只是祈禱現世的安寧,或平安,或發財,有時候媽祖還兼職送子。
信仰的姿態是敬慕的,這里是動詞,其對象可以是宗教,但信仰作為名詞時內涵與宗教截然不同。所以,提醒那些人云亦云的小伙伴,外國人讀中文一知半解產生歧義的傻話,咱就別跟著學了,好嗎?
矜 持
聽說,女性受到的教育中有個東西叫做矜持,比如男生表示要買禮物給你,你只能說“隨便”,直接說出來就會顯得很不夠高級,因為女性內心的愛情模式是:我不說,你都懂。也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可把一些男生給急壞了,然后這個矜持的特性被定義為“作”。
我一直以為這是女子的特征,最近發現挺多男性也是如此,他們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必須理解自己,知道自己,但事實并非如此。什么都不說的男子,總埋怨什么都不知道的別人什么都不知道。哎~這真不能矜持,難道這是男性雌化的表現?
其實,我一直對《月光寶盒》里唐僧的臺詞印象深刻,他說:“你不說,我怎么知道?!笔前。徽f怎么知道,哪里有天然讀心術。
平 等
人生而平等,生存、教育、醫療是平等的,必須平等。
人生不平等,家庭、智商、容貌、健康以及機遇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樣的差異拉開了所有人間的距離。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科學家、律師、醫生和教師,這是智商、努力等差異引起的不平等。
這種不平等并非不公平,恰恰是在尊重差異后的公平。甚至好的容貌不僅僅是天生的,更多的是后天的內在修養和堅持。
平等和不平等同在這個世界,盡管一樣有“平等”的字眼,但其實并不是一樣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