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里的日子,平靜而有序。
立冬過后,天開始變得短了,下午四、五點鐘,天色就開始暗下來,加上氣溫下降,難免有點蕭瑟的感覺。
雨后初霽,天特別藍,太陽慵懶地灑著它溫吞吞的熱度,光線很好,景色變得清晰可人。這樣的好天,村子里處處可見的是晾曬的長白菜——腌菜的日子到了,民間有這樣的說法:立冬入缸,冬至出缸。
隔壁的汪伯是個急性子,大家都還在曬菜,他老先生已經在“炮制”腌菜了。午后的陽光很好,汪嫂照例在前院的水池洗洗弄弄,寶貝女兒一邊曬著太陽一邊玩著家貓,腌菜這等“粗活”自然是落到了家里男人的身上。隔著紗窗,我看到赤腳踩在腌菜缸上的汪伯,忍不住樂啦:
“汪伯,我還以為只有賣的腌菜是用腳踩的,你自家腌菜也用腳踩啊~”
“你就不懂啦,沒有踩過的腌菜不好吃的~”
“還有這種說法啊,汪伯的腳特別香嗎?”
“喏,你看看,我踩的是特地摘下來的老菜葉子,我家不喜歡吃葉子的,下面的才是正經的白菜腌菜~”
“嗯,真是外行看熱鬧,內行才知道門道兒,長見識了~”
個子不高也不是很健碩的汪伯,將晾干的菜一棵棵地碼進缸里,加鹽,光著腳,踩一陣子,又下來填點菜,加鹽,又上去踩。一邊擺著他的龍井茶,還有手機的充電器,手里叼著煙,我看著煙蒂都要掉到菜缸子里了,又笑了:
“汪伯,是不是加一點煙灰會更好吃啊?”
“這你又不懂了,我們也是跟老人家學的,我們本身用的就是毛白菜,不洗的,洗了反而不好,反正吃的時候是要洗的......”
“哦哦,毛白菜~”
“是啊,你想啊,洗了要晾干,否則水太多淹了不好進味,晾的太久,菜梆子就會蔫掉,腌出來就不脆口~”
汪伯在缸上轉著圈踩了一下午,中途有茶客來的時候,他還挽著褲腳,光著一雙綠幽幽的腳,汲著拖鞋跑出來跟客人聊天,一會兒又站到菜缸里,黃昏時分,總算把好幾十棵白菜都壓進了缸里。封缸的時候,汪伯特別慎重,用他的話說,這一定要壓壓牢,有助于腌菜出水。他來回掂量了墻邊的幾塊石頭,要面積夠大,重量夠沉,試了幾次,最后用了一塊寬而扁的壓在最下面,上面再壓了一塊很大的方石塊,嗯,成功!
汪伯滿意地看著自己一個下午的戰斗成果,收拾了他的茶杯和煙缸:
“小陳,等著冬至出缸的時候一起嘗鮮~”
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