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更不會例外。有了制約,孩子才知道該怎樣做,家長才知道照著什么標準教育,家庭教育才能順利進行,否則就會成為隨意性、盲目性教育。
家長的責任不在于給孩子鋪路,而在于為其指向。家規、家訓就能起到這樣的一個作用。家規、家訓是無國界限制的,中國有,外國也有。下面就向各位家長和朋友介紹國外一位家長給兒子的訓條,我們從中可以借鑒:
1、每年至少看一次日出。
2、早餐多給侍者小費。
3、多說“謝謝”和“請”。
4、樂于夸獎他人。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樂善好施。
7、量入為出。
8、交新友勿忘舊友。
9、勇于認錯和道歉。
10、勤讀圣經。
11、學會傾聽。
12、重智慧和勇氣。
13、勿縱物欲。
14、氣盛時切忌魯莽草率之舉。
15、舉止須有風度,容顏須成自信。
16、要事勿商談與街巷,留神“隔墻有耳”。
17、對方工作未完勿先付報酬。
18、為贏得一場戰役,寧可輸一場戰斗。
19、勿做饒舌者,勿傳播馬路新聞。
20、慎待一無所有者。
21、困難面前應作最好的打算和最壞的準備。
22、勿輕易承諾做不到的事,學會坦率而有禮貌的拒絕。
23、無奢望生活中事事公平。
24、勿低估原諒的作用。
25、勿因斗嘴而摔門就走。
26、患重病至少向3個人求醫。
27、重視家具和衣著,如想使用5年以上,買你能支付的最好的。
28、勇于面對現實和投入生活,因為當回首往事時,人們更多的是為未做之事而遺憾。
29、新穎、高尚能改變世界。
30、及時理事勿拖延。
31、敢于自認無知。
32、寫下生前必須完成的事,隨身攜帶,試試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