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故事飛船 全文約3199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點擊上方名片關注故事飛船公眾號▲
「我長大會變丑嗎?」
「為什么媽媽更喜歡小妹妹?」
「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你的孩子是否也問過這些讓人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的問題?
面對孩子五花八門的「十萬個為什么」,我們有時很難給出一個恰當?shù)摹⒎纤麄冋J知的答案,這種時候我們就需要求助一些「專家」,來幫我們更正確地、更合理地引導孩子。
所以本期「夜班飛船」為大家推薦的這一本書——《拉魯斯兒童心理小百科》就能夠像孩子身邊一個貼心的心理醫(yī)生一樣,隨時為孩子解答他們關于成長和人生的十萬個為什么。
故事飛船編輯部
文|小甜豆
《拉魯斯兒童心理小百科》是今年8月剛出版的一本新書,甫一面世就獲如潮好評,豆瓣開分就拿下了9.4的高分——因為這是一本圖文并茂且實用性極強的書,放在案頭,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能夠在遇到心理及情緒問題時從書中找到出口。
作者:卡琳·西蒙妮
法國臨床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曾接受過家庭治療方面和ACT(接納與承諾療法)方面的培訓。她在兒童精神保健中心與患病兒童相處長達25 年之久。工作期間,她為兒童提供切實有效的心理治療,并監(jiān)督、指導負責幼兒工作的相關專業(yè)人士。現(xiàn)居巴黎。
插畫師:伊莎貝爾·瑪格瑞
居住在里昂,曾在埃米爾·科爾美術學院學習,如今為兒童讀物和女性雜志創(chuàng)作插畫。
書中將孩子們常見常問的60個問題,根據(jù)年齡段分為了3個部分,并且每一個問題,都是以孩子的口吻提出的,這些來自于孩子的真實問題,會讓他們在閱讀時產(chǎn)生無限共鳴;同時書中還設置了關鍵詞索引,非常方便孩子根據(jù)自己遇到的困惑「對癥下藥」。
孩子的收獲——爸爸媽媽不愿回答的問題
我終于有了答案
孩子在翻開這本書的時候,一定是充滿著驚喜的。因為這是一本記錄著他們內(nèi)心無數(shù)真實想法與情緒的書,不僅如此,書還為他們解答了平時爸爸媽媽說不清楚或是避而不談的問題。
在爸爸媽媽那里感受到的挫敗和忽視,都能夠從書中得到一些彌補。書中提問題的那些小朋友,似乎就是自己身邊的同學、朋友,甚至就是自己。他們離自己如此遙遠,卻又如此靠近,擁有著同樣的苦惱和困惑,又彼此懂得,互相理解。所以當孩子們讀著這些問題時,就像是找到了一個傾訴的對象,并且還能夠獲得溫暖的反饋。
書中,7歲的安娜提出了一個沉重的問題,人為什么會死。這是在成年人世界中諱莫如深的話題,大家都不愿意討論死亡,更不想與他們眼中脆弱、天真、距離死亡還很遙遠的孩子討論。
但是這本書直面了這個問題,并給出了意味雋永的答案。
動物和植物也會死亡。生命是有節(jié)奏的,隨著時間的流逝,生命周期的變化,季節(jié)的更迭,所有的生命都會更新和死亡。
我們之所以會死亡,也是為新的生命騰出空間。如果我們不死,地球上的人將會多到無法容納。
我聽你說,死亡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但是,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永遠不死,會是什么樣呢?你難道不認為想達到永生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可能無法忍受嗎。
知道自己會死去,這會使你意識到必須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刻。這便賦予了生命意義。
因為知道自己會死,所以生命變得更加重要。
這樣的回答不僅規(guī)避了沉重與傷感,還讓孩子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明白死亡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有意義。
父母的所得——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
終于可以給孩子答案
《中國教育報》的副編審張貴勇老師,為這本書作序的時候這樣說,
兒童心理學是一門復雜的學問,父母都應該學一些,不為自己成為心理專家,而是為了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使其順利地度過每一個關鍵階段。有理念、有方法、有智慧的父母,會和孩子一起直面、求解那些看似無法回答的「天問」,他們已在無形中成為孩子童年的守護者……
的確如此。父母作為陪伴孩子最久的人,也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引導與陪伴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有時候愛不一定不會帶來傷害,當我們無法找到正確的方式、合適的契機去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裂痕就產(chǎn)生了。
書中有一個人氣很高的問題——來自6歲的小女孩阿莉西亞,她問,為什么媽媽更喜歡小妹妹?這大概是不少二胎或者多子女家庭曾經(jīng)遇到過的「靈魂拷問」,很多爸爸媽媽也會覺得怎么回答都欠妥,好像孩子并不能被說服或者安慰到。
書中是這樣回答的。
阿莉西亞,你認為媽媽更喜歡妹妹,那是因為妹妹比你小,需要更多的照顧。
嫉妒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向你證明你還活著,還很健康。尤其是面對自己所愛的人時,這種感受會更加強烈。
但是要當心,嫉妒也會給你憤怒的「玉米粒」加熱!
你要知道,阿莉西亞,你出生的時候,是非常幸運的,那時候的爸爸媽媽只有你一個孩子。但是,你的妹妹就不曾享受過這種待遇。不過,妹妹有另外一種福利,那就是她有幸擁有你。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姐姐,對她來說是一件多么好的禮物啊!
告訴自己,你是唯一的,父母對你的愛也是唯一的!
我周圍的爸爸媽媽們看完后,都直呼高明!恨自己沒有早一點讀到這本書。
有一位媽媽說,「看到標題:媽媽只喜歡小妹妹怎么辦?果斷下單了。二胎家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大寶不大 小寶不小,都還是孩子,怎么平衡他們倆之間的關系,能讓大寶覺得媽媽對他的愛從未停止過 也從未減少過。」
這也就可見,父母們也迫切地需要這本寫給孩子的心理小百科。
共同成長
書中還為我們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很多成年人世界里的小事,對于孩子而言,都是了不起的大事。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孩子們天真的發(fā)問和幼稚的行為。每一次提問、質(zhì)疑,都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和探索。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們的內(nèi)心,用更成熟、包容的態(tài)度,化解他們內(nèi)心的不安,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與世界相處、與自我相處。
最近的一條新聞,相信家長們都已經(jīng)關注到了——教育部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體檢。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在逐步受到重視的同時,也說明他們的正面臨著比我們小時候更嚴峻更普遍的心理問題。伴隨著「雞娃」「內(nèi)卷」等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成年人和孩子都面臨著更加焦慮的情緒,因此也更需要及時的心理疏導。
其實,如果我們能在平時就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或許很多問題根本都不會產(chǎn)生。所以對于家長而言,能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掌握一些與孩子溝通的方法,獲得理解孩子的力量,至關重要。
同樣地,面對孩子那些我們解答不了的困惑與迷茫,不如交給他們自己,讓他們在閱讀中自己感受成長,獲得治愈。
end
故事飛船視頻號全新啟航!
快來和我們一起挑繪本、讀繪本吧!
大家多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