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收集曹老平時專家門診出診所看患者各種資料,對其進行統計分析與總結,發掘和傳承出曹老對胃脘痛?痞滿病診治的寶貴臨證經驗和學術思想?方法:運用臨床觀察的方法收集曹老門診患者的基本資料?中醫證型?方藥等等?結果:1.曹老門診患者中,以脾胃病就診的患者占54%,脾胃病處方數為51%?2.脾胃病發病年齡范圍大,幾乎涵蓋各個年齡階段?以老年人多見?男性發病多于女性?3.辨證主證分布由高到低依次為:脾胃虛弱?肝胃不和?脾胃濕熱?胃陰虧虛?食滯胃脘?胃絡淤血?4?藥頻次分析,香砂六君子湯中黨參?茯苓?白術?炙甘草?陳皮等藥物排位靠前?結論:脾胃虛弱在脾胃病的證型中最為常見?曹老強調當從顧護脾胃正氣著手,方藥當以補虛損以建中的香砂六君子湯?黃芪建中湯為基礎加減化裁?
關鍵詞:中醫;曹茂森;胃脘痛;治療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602-02
1研究對象
1.1 病例來源
臨床病例來自曹茂森老師在撫順市中醫院中醫專家門診診治的所有病人?收集時間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其中,以胃脘部疼痛和(或)脹滿痞塞不適為主要癥狀或主訴的病人?
1.2 病例采集標準
胃痛?痞滿及泄瀉的診斷標準均應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胃痛[1]?痞滿[2]及泄瀉[3]的診斷標準?慢性胃炎的西醫診斷標準符合《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4]?
1.3.中醫證候診斷標準
在以2002年,鄭筱英版本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為依據的基礎上[5],參考曹茂森老師個人對脾胃病的辯證分型意見,將胃痛?痞滿的中醫證候分為以下類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濕熱型?脾胃虛弱型( 包括虛寒型)?食滯胃脘型?胃絡淤血型?胃陰不足型?
1.4.統計分析
病種?辨證分型?用藥等均為計數資料;統計描述均采用頻數及其構成比表示?
2實驗結果
2.1 基本資料
2.1.1 脾胃病就診人數及處方:
2.1.3 年齡?性別
其中脾胃病患者,納入患者共135例,共計處方224個?年齡分布,其中最小的為18歲,最大的為75歲,平均年齡42.5歲?以63-75歲年齡段的患者人數為最多,為56例(占41.6%);其次為48-62歲34例(占25.2%):再次,為33-47歲年齡段,為29例(占21.4%):例數最少的為18-32歲組,16例(占11.8%)?其中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54例?男女比例為1.5:1?
3 用藥頻次統計
本次共收集有效辨證處方224例,方中共用中藥79味,其中使用頻次大于50%的共10味,依次為茯苓?白術?陳皮?黨參?砂仁?炙甘草?木香?雞內金?半夏?炒枳實?頻次在50-20%的共22味,依次為神曲?麥芽?山藥等;頻次在20%以下的共47味,依次有赤芍?郁金?炒苡仁等等?
3討 論
3.1 基本資料的分析
3.1.1 脾胃病就診人數及處方的分析
就診患者以脾胃病占54%,處方數為51%這說明,脾胃病是常見病,多發病?且曹茂森教授在脾胃病診治方面有較高的造詣,已經形成口碑,故此類就診患者較多?
3.1.2曹老脾胃病診斷分布規律的分析
前五位分別是: 胃炎占43%?胃脘痛22%?泄瀉13%?呃逆9%?納呆4%?這與脾胃病常見的中西醫診斷及癥狀相符合?這還因為,曹老在臨診時,不僅注重中醫四診合參,而且,注重西醫的理化檢查,在脾胃病診斷方面尤為重視胃鏡?腸鏡的檢查?故診斷多有直接的胃炎診斷?
3.1.3 年齡?性別的分析
分析數據可見,脾胃病發病年齡范圍大,幾乎涵蓋各個年齡階段?以中老年人多見?男性發病多于女性?這可能與中年以后,胃粘膜的抗病能力逐漸減退,胃腸的動力逐漸減弱,食物排空時間不斷延遲及腺體出現萎縮有關[6]?同時,男性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較女性為多,而這些也是脾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所以,本次研究,男性患病比例高于女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3.2 證型分布的分析
在諸多證型中,以脾胃虛弱所占的比例最高?
若過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膩之品,會導致使濕熱濁氣內生,蘊結于中焦脾胃,濁氣不能下降,留蓄中焦損傷脾胃,最終導致脾胃病之癥?正如,《素問?痹論》中所記述的:“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暴飲暴食,飽饑無常,脾胃之氣最先容易受傷,胃病發作日久,則胃病逐漸累及脾臟,脾臟臟氣虧虛,繼而最終導致脾胃虛弱?而脾胃虛弱,進而導致運化不利,濕邪內生,濕阻中焦,久之郁而化熱?可見,脾胃虛弱是發病基礎?故臨證證型分布較多?
3.3 用藥頻次統計的分析
從藥物頻數方面看,香砂六君子湯中黨參?茯苓?白術?炙甘草?陳皮?半夏?砂仁?木香藥物排位靠前,這與曹老臨證以香砂六君子湯為基礎方加減化裁治療脾胃病相符?且與楊國平[7]4百名名老中醫治療慢性胃炎的800多個方藥進行的統計結果相符?其統計結果顯示脾胃虛弱型( 包括虛寒型) ?肝胃不和型?胃陰不足型?脾胃濕熱型?胃絡瘀血型5型占該病總病證類型的90%以上,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常見證型,故在辨證分型中可優先考慮(其中尤以脾胃虛弱型( 包括虛寒型),最常用的方劑為黃芪建中湯?香砂六君子湯,提示在治療此病時,名中醫特別重視固護正氣?
4結論
通過本次病例分析調查發現,暴飲暴食,飽饑無度,過食肥甘油膩為脾胃病的重要發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脾胃虛弱在脾胃病的證型中最為常見?曹老強調當從顧護脾胃正氣著手,方藥當以補虛損以建中的香砂六君子湯?黃芪建中湯為基礎加減化裁?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胃痛[M].北京市: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74.
[2] 鄭筱英.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34.
[3] 鄭筱英.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39.
[4] 張萬岱,李軍祥,陳治水,危北海,唐旭東. 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1?天津)[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2,03:172-177.
[5] 高學敏,主編.中藥學(中醫藥高級叢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第1版.
[6] 瞿緒軍.健脾生津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62例[J].華夏醫學,2005,18(4):608-609.
[7] 楊國平,李敏,孫益,肖偉軍,鄭紅斌.4 百名名中醫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經驗資料的計算機分析研究[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8,14( 1):62-63
注:本文為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舉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