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從脾腎論治類風濕關節炎理論探微
userphoto

2022.10.23 福建

關注

馬慧瀾 趙鐘文 黃麗紅 黎銀平

【摘 要】 類風濕關節炎為臨床常見的慢性難治性風濕病,與脾腎二臟關系密切,臨床研究表明,脾腎失調在類風濕關節炎發病中占重要地位,從脾腎論治有重要臨床意義。脾腎為病,血瘀痰凝等有形實邪的形成是影響類風濕關節炎發生、發展和轉歸的重要因素。臨證時應謹守病機,注意標本緩急,處理好扶正與祛邪的關系。

【關鍵詞】 類風濕關節炎;風濕病;脾腎論治;中醫理論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關節滑膜慢性炎癥為主要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種炎癥細胞浸潤、血管翳形成和滑膜增生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特點,并逐漸出現關節軟骨和骨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臨床表現除外周關節炎外,還常出現關節外表現,如類風濕結節、肺間質病變等[1]。我國RA患病率為0.32%~0.36%[2]。西醫治療主要是口服改善病情抗風濕藥(DMARDs)、生物制劑、糖皮質激素等達到鎮痛、免疫抑制的目的。經治療,多數患者可有效緩解關節癥狀,降低疾病活動度,但部分患者療效欠佳,甚至出現肝腎損害、過敏、水腫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RA屬中醫學“痹證”范疇,有“尪痹”“鶴膝風”“歷節”等之稱。隨著對RA研究的不斷深入,中醫藥在緩解臨床癥狀、降低疾病活動度、減少不良反應等方面體現出獨特的優勢。《黃帝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因此,“正虛”是痹病發生的根本內因,而“邪侵”是關鍵外因,內外相合而發病[3-4]。對于RA的治療,筆者認為脾腎虧虛為根本內因,脾腎同治尤為關鍵。

1 古代文獻中RA與脾腎的相關論述

《素問·至真要大論篇》曰:“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素問·太陰陽明論篇》曰:“四肢皆稟氣于胃,……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素問·痹論篇》曰:“榮者,水谷之精氣也, ……衛者,水谷之悍氣也,……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靈樞·決氣》曰:“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則骨屬屈伸。”《四圣心源·歷節根源》曰:“歷節者,風寒濕之邪,傷于筋骨者也。……骨屬于腎。”《景岳全書·論證》曰:“然則諸痹者,皆在陰分,亦總由真陰衰弱,精血虧損……是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補真陰,使血氣流行,則寒邪隨去。”《圣濟總錄》曰:“夫骨者腎之余,髓者精之所充也。腎水流行,則髓滿而骨強。”《證治準繩》曰:“痹病有風、有濕、有寒、有熱……皆標也,腎虛其本也。”

由此可以看出,脾腎二臟功能失調所致濕痰、瘀、虛等病理變化與RA的發病息息相關。

2 脾腎為病是RA發病的根本內所因

《黃帝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言簡意賅地總結了本病關鍵的外因。《靈樞·百病始生》指出:“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因此,邪傷人的根本是“正虛”。

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居中央而灌溉四旁,所以治脾胃則安五臟。脾病致痹的原因有:脾虛則水液輸布失常,泛溢肌肉關節,脾虛營衛失和,衛外不固,風寒濕邪趁虛而入,痰濁、瘀血壅滯經絡,均可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等。另外,脾虛生化乏源,清陽不升,水谷精微反而下流于二便,故RA患者常常出現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白蛋白減少、肌酐和尿酸低于正常值下限[5]。脾虛則無力推動血液,血停致瘀;亦或統攝無權,血溢脈外致瘀;亦或脾陽虛無以溫煦,血得寒則凝,不通則痛,均可出現關節疼痛、屈伸不利。

腎為先天之本,主水,主骨生髓,藏五臟之精氣,是人體元氣生化之源。腎中藏一身陰陽之根本。腎中元陽,其性易動,賴于腎中陰精制約,不致妄動而發揮正常生理功能,故《黃帝內經》云:“相火在下,水氣承之。”腎精充足濡養四肢關節,則關節滑利靈活;反之,則無力斂陽,相火妄動,反灼傷腎精,不榮則痛,可出現關節不利、疼痛、發熱、煩躁等癥狀。《素問·水熱穴論篇》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于皮膚……聚而生病也。”故腎陽虧虛則氣化失司,水液留滯,可出現關節腫脹,甚至見關節積液、漿膜腔積液等。若水液積聚日久,可郁而化熱,煉津為痰為瘀,郁滯經絡,不通則痛。

脾與腎關系密切。《脾胃論·脾胃勝衰論》曰:“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克水,則骨乏無力,是為骨蝕,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醫方類聚·水腫門》曰:“水屬腎所主,土弱則水妄行。”《醫宗必讀》曰:“脾、腎者……二臟安和,一身皆治,百病不生……故脾安則腎愈安也。”因此,脾在體合肉,腎主骨,脾虛濕侵,清陽不升,清濁不分,經絡受阻,病及腎臟,骨髓失充,骨骼不健;又濕最傷陽,腎陽虧虛,氣化失常,水泛四處,濕聚成痰成瘀,致使關節腫痛、屈伸不利。《醫貫》曰:“蓋因命門火衰,不能蒸熟水谷,……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經……。”即所謂“補火生土”,腎陽足則助脾胃運化。因此,脾胃兩者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方能開合有度。故筆者認為,對于RA的治療,從脾腎論治是根本。

3 從脾腎論治RA的臨床研究

石欣等[5]總結鎮萬雄治療RA經驗,認為脾胃虛弱,營衛不足是風濕病的主要病因;腎氣不足是風寒濕邪客于關節的重要原因。治療主張脾腎同調,運用補中益氣湯合六味地黃湯聯合西藥治療RA,療效顯著。郭德強等[6]認為,RA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多由于脾腎陽虛,陽氣虛弱,元神失養,無力鼓舞精神而成;治療以溫陽化濕為主,應用補骨脂、淫羊藿、干姜等溫散寒滯,開達氣機,從而緩解RA患者的焦慮、抑郁。唐宇等[7]研究歸脾湯(健脾為主)和獨活寄生湯(健脾益腎為主)分別聯合來氟米特片、甲氨蝶呤片治療活動期RA貧血患者,結果表明,經獨活寄生湯聯合來氟米特片、甲氨蝶呤片治療后,患者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紅細胞、類風濕因子、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水平較歸脾湯組有明顯改善,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李宇等[8]認為,脾腎陽虛為RA發病的根本,寒凝經脈是RA發病的重要因素,溫陽散寒是RA治療的關鍵,臨床用藥需溫補脾腎、益氣健脾化濕以扶正,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以祛邪。阮崇潔等[9]研究發現,穴位埋線(足三里、腎俞)聯合口服來氟米特較單純口服來氟米特能更好地降低白細胞介素-17水平,提高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從而改善RA患者病情。肺間質病變是RA肺部受累常見的表現形式。左艇等[10]研究總結中醫證素分布與組合規律發現,RA相關肺間質病變病位以肺常見,常累及脾腎。據此,臨床結合“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思想,RA相關肺間質病變從脾腎論治可減少疾病的傳變。RA是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原因之

一[11]。鞠大宏等[12]探討補腎健脾方對大鼠脾腎兩虛型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作用,采用龜鹿二仙湯合四君子湯灌胃,結果發現,健脾補腎聯合應用可使大鼠脛骨骨小梁體積百分比均顯著增高,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類骨質平均寬度、骨小梁礦化率和骨皮質礦化率均顯著降低,效果明顯優于單純健脾或單純補腎。楊昆蓉等[13]認為,“余熱未清,脾腎兩虛”是糖皮質激素撤減后的主要病機,且運用糖皮質激素常出現消化道不適癥狀,故中醫以健脾補腎為主,用黃芪、太子參、陳皮等健脾,補骨脂、女貞子、菟絲子、淫羊藿等補腎,防止激素撤退過程中出現戒斷綜合征和反跳現象。鄔亞軍等[14]研究中藥聯合來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療RA,中藥以健脾益腎、補血活血、通絡除痹為主,藥用薏苡仁、生黃芪、炒陳皮、生甘草、地黃、山茱萸、炒杜仲、桑寄生、骨碎補、雞血藤、全當歸、紫丹參,隨癥加減,結果顯示,此治療方法可減少西藥對肝腎等的不良反應,有效改善患者癥狀。萬里偉等[15]將78例RA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采用甲氨蝶呤治療,觀察組采用防己黃芪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9%,高于對照組的71.8%,故以健脾益腎為主治療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

4 小 結

《黃帝內經》曰:“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強調正虛邪侵是疾病發生的根本。脾腎兩臟功能失調所致機體水濕、痰濁、瘀血等有形實邪壅滯經絡,加之風寒濕邪入侵,形成本虛標實之證。本文從脾氣虛、脾虛營衛失和、脾陽虛、腎陰虛、腎陽虛、脾腎關系密切六大方面論述了脾腎兩臟在RA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影響疾病的發展及轉歸,因此,從脾腎論治RA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臨床實踐證明,從脾腎論治能有效改善RA患者的癥狀,還對相關免疫指標、炎性指標、血液流變因素等產生良好的影響,且能降低西藥的不良反應,臨證時應謹守病機,注意標本緩急。《金匱要略》曰:“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余,是其義也。”因疾病為本虛標實,故應分清邪實與正虛的程度,補虛扶正不留邪,驅邪外達不傷正,平衡好補虛與祛邪的關系。如治療RA時,遵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常常與活血化瘀藥物相結合。但因RA是久痹之病,氣血痹阻日久,治療應慢慢圖之,切忌貪功破血,以防精血耗傷,如用雞血藤、當歸等能補、能養、能通之品;嚴重時,酌加蜈蚣、全蝎等。對于氣虛血瘀者,活血的同時可加入黃芪20~60 g,益氣健脾,氣行則血行。因血瘀日久多有郁熱,治療時佐以丹參、赤芍等,一方面可涼血活血除郁熱,另一方面可防熱藥助火傷陰。若一味地活血,時間越久,精氣耗傷,最終則無血可行;因此,在祛邪的同時,應注重扶助正氣,脾腎同調。

參考文獻

[1] 仝小林.臟腑風濕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177.

[2]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808.

[3] 鄺麗儀.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證治規律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2.

[4] 王文炎,馬志毅.桂枝湯類方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理論探討[J].風濕病與關節炎,2020,9(2):55-58.

[5] 石欣,楊東方,胡紅,等.鎮萬雄教授運用補中益氣湯合六味地黃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經驗[J].中醫臨床研究,2020,12(23):85-87.

[6] 郭德強,張春芳,姜昕,等.溫陽化濕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伴焦慮抑郁[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4(6):1089-1092.

[7] 唐宇,吳金玉.獨活寄生湯與歸脾湯治療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貧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5,31(4):224-226.

[8] 李宇,唐芳,馬武開,等.基于陽虛寒凝理論探討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9,41(2):4-6,13.

[9] 阮崇潔,馬志毅,李勇,等.足三里、腎俞穴位埋線對類風濕關節炎血清TGF-β1、IL-17的影響[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7,6(2):18-21.

[10] 左艇,李桓,李松偉,等.類風濕關節炎相關肺間質病變的中醫證素分布及組合規律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30(8):2942-2944.

[11] 劉莎莎,龐學豐,杜永怡,等.補腎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繼發性骨質疏松的現況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35):146-148.

[12] 鞠大宏,李鴻泓,劉紅,等.補腎健脾方對大鼠脾腎兩虛型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作用[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12):3207-3210.

[13] 楊昆蓉,舒然,許東云,等.類風濕關節炎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后的中醫治療探討[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7):58-59.

[14] 鄔亞軍,鄒杰,趙治友.中藥聯合來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14):99-101.

[15] 萬里偉,王燕君,蘭凌凌,等.防己黃芪湯合獨活寄生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3):71-72.

收稿日期:2022-02-05;修回日期:2022-03-24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肌骨 | felty綜合征
類風濕關節炎的飲食禁忌
六藤飲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應對策略(一)6種病機的辨證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的中醫治療思路和方法
西醫內科學——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下)、類風濕性關節炎(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汝州市| 乐平市| 新源县| 白水县| 淅川县| 黔南| 洛南县| 静乐县| 晋中市| 潼关县| 无为县| 阿拉善左旗| 武川县| 南郑县| 钟山县| 宝应县| 剑河县| 镇赉县| 贞丰县| 奉贤区| 金阳县| 四平市| 陆丰市| 襄汾县| 南丰县| 同仁县| 绩溪县| 洛宁县| 安化县| 堆龙德庆县| 舟山市| 台江县| 阿合奇县| 珲春市| 重庆市| 玛曲县| 金寨县| 通许县| 封开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