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由于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喜歡吃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加上飲食不規律等因素,越來越多的人都出現了胃腸道問題,胃腸道的不健康會引起很多種疾病,同時也伴隨著人體衰老的開始。
科學家在研究百歲老人的腸道內,其中有益菌高出普通人數倍,提起細菌,許多人總愛和病毒聯系起來,但其實細菌也分好和壞,壞的致病菌會侵犯人體,引起感染或是各種疾病的產生,而好的細菌益生菌卻正好相反,它們不但對致病菌有抑制能力,還能起到許多促進健康的功效,可以說是人類健康的最佳搭檔!
益生菌不是帶有化學物質的傳統藥物,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健康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
常見的益生菌,大體可以分為4個種類,分別是:乳酸菌桿菌屬、雙歧桿菌屬、芽孢桿菌屬、酵母菌屬。下屬也分支了許多有益菌株,其分別對人體有著不同的正面功效,并且能夠協同合作,一起促進腸道菌群平衡,提升人體健康指數。
1、提升免疫功能,預防感染
益生菌可通過調節粘膜免疫反應,提高巨噬細胞的活性,調節T細胞增殖,促進其產生抗炎細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IGA),提高免疫力,預防如泌尿道的感染。
2、改善過敏體質
益生菌能夠定植于粘膜,肌膚等外表或細胞之間構成生物屏障,并增強免疫球蛋白(IGA)的排泄,增強人體對外界過敏原侵入的抵抗功效。
3、維持腸道健康
益生菌通過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以及表面毒素對腸道粘膜造成的刺激,預防腹瀉及便秘,令口氣清新。
4、增強消化能力
許多益生菌株在胃腸內可產生消化酶,不但把攝入的食物加速分解成營養物質,更促進人體消化吸收,改善機體的新陳代謝能力。
5、緩解負面情緒
腸道菌群失衡,會產生一系列有害的神經遞質,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焦慮、不安、抑郁等負面情緒,益生菌能促進腸道排毒,維持菌群平衡,可緩和情緒。
6、延緩衰老
益生菌可抑制腐敗細菌的生長,減少腐敗細菌產生的致癌和其它毒性物質,清除自由基及氧化脂質,延緩人體的衰老。
7、減肥瘦身
益生菌可以通過吸收分解多余糖分,有助減少脂肪的聚積,清理腸道廢物,來降低體脂,幫助管理體重。
據相關過敏性疾病的調查研究發現,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發展,與早期腸道內菌群的紊亂、腸道免疫系統失調有很高的關聯性。因此,適量補充益生菌,對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提高腸道免疫能力和預防改善過敏癥狀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例如:補充乳酸菌桿菌有助提升消化道健康,改善呼吸道過敏、調節膽固醇、預防與治療腹瀉以及緩解便秘。補充雙歧桿菌有助改善胃腸道不適、保護呼吸道、泌尿道健康、提高人體免疫力以及緩解過敏癥狀。
平時應多由飲食或額外補充益生菌,對預防或改善皮膚瘙癢、過敏性鼻炎、過敏性腹瀉等等過敏癥狀,有很大的幫助。另外,適量補充奧米加-3脂肪酸,對構建腸道微生物群和代謝活動,也能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1.吃太油膩
長期高油、高脂飲食,蔬菜水果吃得少,會導致腸道中的有害菌增多、有益菌減少,致使腸道內毒素增加,破壞腸道菌群生態,降低身體免疫能力,增加過敏的幾率。
2.飲食不衛生
如果平時飲食不注意衛生,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會增加腸道內有害菌的數量,使其通過侵襲腸道黏膜、釋放毒素使機體的體溫升高,不但會引發胃脹、腹瀉等各種疾病,還可能會引起各種過敏癥狀的發生。
3.吃太多加工食品
精致加工的食品缺乏有益腸道蠕動的膳食纖維,不利于有益菌的生長繁殖。并且加工食品中鹽的含量較高,吃太多容易使胃腸道內形成高滲透壓環境,使腸道內水分無法吸收,從而引起腸道問題,導致腸道菌群失衡,最終降低人體對過敏原的抵抗能力,更易引起過敏癥狀。
4.抽煙喝酒
長期飲酒會導致有害菌大量生長,削弱了有益菌對腸黏膜的保護作用。吸煙幾乎損害身體的每一個器官,減少有益菌的形成,并提高各種腸胃疾病的發生概率。
1.不能與抗生素一起服用
由于抗生素進入體內會殺死體內細菌,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會殺死益生菌,所以兩者不能同時服用。或者如果需要服用益生菌的話最好時間間隔保持在2個小時以上。
2.不能用熱水服用
活性益生菌在高溫情況下會被殺死或失去活性,因此在服用益生菌的時候,一定不能用熱水服用,服用益生菌的時候,盡量選擇50℃以下溫水沖泡服用。
3.同時多吃蔬果
補充益生菌的時候也可以多吃蔬果,一些新鮮的水果與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益生元更能促進益生菌在腸道中定植,從而改善腸道健康。
4.益生菌的存儲
益生菌的存儲也很重要,專業品牌都會選擇深棕色玻璃瓶來進行存儲,這是因為深棕色吸光性強,透過的光少,可避免益生菌因陽光照射而失去活性,也要注意保存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或暴曬。
5.選擇靠譜的益生菌產品
許多益生菌只標明了菌種,沒有標明菌株,同一菌種下的益生菌的功能存在很大差異,并且益生菌數量得不到保障,因此選擇專業品牌的益生菌產品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