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嫗,年70余,西醫測空腹血糖約7mmol/L略多,因指標剛突破正常值,未確診糖尿病。然病人自訴:口渴,多飲不解,尿多且有蟻爬食(古人診斷此病常以尿誘蟻,有來即診斷),易饑,體重減輕,符合糖尿病(中醫謂消渴)“三多一少”主癥,病人小腿常轉筋,走路時間長易酸麻。舌紅苔厚,脈滑數。糖尿病無疑。
師施今墨、祝諶予二老治糖尿病意,與下方:
黃芪20、蒼術10、淮山20、玄參12、云苓20、木瓜10、白芍10、黃連5、肉桂末2(沖)、地骨皮12、甘草4。囑多食花生、番石榴等。
3劑后云腿筋已舒松,口渴大解,尿已少,思此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需長服。
方意:黃芪補元氣,蒼術斂脾精,淮山、玄參補腎陰,云苓滲脾濕,木瓜、白芍入肝經舒筋且酸甘化陰,木瓜亦可治肝經之濕,黃連清三焦濕熱,肉桂引火歸原與地骨皮清虛熱,連、桂配對常于降糖解渴有捷效。
體會:消渴雖有肺胃之熱,實則多肝脾腎虛,不可一味滋陰清熱(自施今墨云此病多氣陰兩虛,今之中醫依樣畫葫蘆,不問具體癥候,一律滋陰補氣,故取效甚微),尤其于老人常上實下虛,不可不知也。此前曾治一老,未考慮其腿轉筋,用藥過涼而無寸效,后悟出其中道理,寧使其溫勿使過涼,故爾此例取效捷。另治一老糖尿病,服中藥粉三年余(與此例癥不同方不同),血糖一直穩定控制在約8mmol/L以內,無須借助西藥,誰云中醫不能治此病,古記載成功案例亦多,本人成功案例也非一二。若西醫治療,雖則短期降糖快,然于脾腎無補益,越治越差,伴發癥接踵而至,且降糖西藥,久服多會導致低血糖(經西醫治療者多喪失性功能,而中醫治療可以維持)。故對血糖甚高患者,初期可中西醫結合,待血糖降至8mmol/L以內即可停服所有西藥,以純中藥治療。
本文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qihuanggu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