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今日頭條
分類按照方劑常用情況來區分的,養陰清肺湯過去是二類方,我們現在做個重點提示,以便臨床運用時也可選用。在我們教材285頁,養陰清肺湯。這方過去是治療白喉的一個主方,也是它的特長。白喉是烈性的甲級傳染病,現在在中國大陸基本已經控制了。
白喉的癥狀,也就是養陰清肺湯的主治,喉間起白如腐,咽喉腫痛,鼻干唇燥,咳或不咳,呼吸有聲,似喘非喘,脈細數或數而無力。
病因病機
白喉的形成,病因和它的內外因素有關。素體陰虛,也就是這類患者本身內燥,有陰虛陰液不足的基礎,又感受外來的燥氣疫毒,燥氣疫毒就是外來的傳染因素。再內外合邪造成了疫毒阻滯在咽喉,喉間起白如腐。既有燥熱疫毒,又有陰虛的基礎,咽喉腫痛。從癥狀反映出肺系的燥熱。燥熱疫毒表現。
功用
養陰清肺,利咽解毒。
也就是說,養陰清肺治其本,它可以利咽散結化痰,同時解毒。能夠消除疫厲之氣。
方解
八味藥。體現了邪正兼顧。
生地
增液湯,滋陰清熱
玄參麥冬
丹皮
清熱涼血散瘀
芍藥
益陰養血,緩急止痛
貝母
清化熱痰,散結
薄荷
散邪
甘草
緩急止痛,調和藥性
養陰清肺湯的組成為主體的,有一個相當于后世把它叫增液湯。我們前面講的基礎方,增液湯。生地、玄參、麥冬。在這個方里,增液湯起到滋陰清熱的作用,而其中的玄參還能散結解毒。方里的丹皮、芍藥、貝母、薄荷,也是起到協助的輔助作用。丹皮能清熱涼血散瘀,有助于散結。芍藥益陰養血,增加增液湯滋養陰液的作用。同時芍藥、甘草也能緩急止痛。貝母長于化痰,清化熱痰,貝母也能散結,有助于消腫,消除咽喉腫痛。薄荷能散邪。在這里針對對燥熱疫毒之氣,增加玄參的解毒作用。凡是外來的疫毒有這種薄荷的發散,有助于祛邪。甘草調和藥性,也能酸甘化陰。又能緩急止痛。這是它一個方劑配伍的一個大致情況。
配伍特點
邪正兼顧
現在白喉這個病很少見了。但這個方,由于它功能清肺養陰,利咽解毒,所以在臨床上作為異病同治,針對病機,我們常用于像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屬于這種熱毒較重的,又有陰血虧虛這個基礎,陰虛熱毒型。用養陰清肺湯為基礎可以治療,急性咽喉炎,在報導里也可以用養陰清肺湯。急性咽喉炎屬于陰虛而有熱毒的。鼻咽癌這類疾病,它是陰虛熱毒型還是比較多。特別是一些放療、化療以后,人體往往氣陰不足,特別是陰傷,放療、化療以后也感有邪毒的特點,所以用這個養陰清熱解毒。養陰清熱解毒對放化療后的輔助治療和支持療法,有一定的意義。這是養陰清肺湯。我們作為三類方中有一部分方要作重點提示。
來自: 欣然書齋 >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