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hide]
1 中藥益母草圖片
2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
3 【益母草的配伍應用】
4 【益母草的用量用法】
5 【益母草的使用注意及禁忌】
6 【益母草的本草摘要】
7 【益母草的現代研究】
【來源】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地上部分。我國各地均有分布。通常在夏季花期采收。割下地上部分,曬干。生用或熬膏用。
茺蔚子為益母草的果實,又名小胡麻、三角胡麻。
(處方用名】益母草 茺蔚草 坤草 茺蔚子
【性能概要】味辛、苦,性微寒。歸肝、心包經。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熱,主入心、肝二經血分,有活血祛瘀之功,婦科經產最為適用,故有益母之名,兼能利水退腫,消腫解毒。主要用于婦女經行不暢、經行腹痛,以及產后瘀阻等癥;還可用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也屬祛瘀之功。此外兼可用治浮腫小便不利、癰腫瘡毒等癥,多作輔藥使用。
茺蔚子,性味、功效與益母草相似,唯兼有涼肝明目,益精養血之功,所以朱丹溪說它“行中有補”。可用于肝熱頭痛、目赤腫痛或生翳膜,常配清肝明目的i青葙子、決明子、龍膽草等同用。若配伍生地、枸杞子、石決明等滋補肝腎之品同用,還可用治肝腎不足,目暗不明。用量:6~15克。瞳仁散大者慎用。
1.用于婦女血熱有瘀,經行不暢、痛經、經閉、產后瘀阻等癥,可單用益母草加赤砂糖(10:4)熬膏沖服,即《古今醫統大全》益母膏;或用本品配當歸、赤芍、木香同用,如《醫學入門》益母丸。若難產胞衣不下,可配麝香、當歸、川芎、乳香、沒藥、黑荊芥同用,如《傅青主女科》送胞湯。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可單用本品,可服可敷,或配伍其他化瘀止痛藥同用。
2.用于浮腫小便不利,常配白茅根、車前子、桑白皮以及白術、茯苓等同用。目前使用本品治療腎炎水腫,取得一定療效。
3.用于癰腫瘡毒,常單用鮮品搗汁內服,渣敷患處。
內服:10~30 克。外用:適量。
凡血虛無瘀者不宜服。
《神農本草經》:“主癮疹癢,可用浴湯?!?br>《新修本草》:“搗茺蔚莖敷疔腫,服汁使疔腫毒內消;又下子死腹中,主產后血脹悶;諸雜毒腫,丹游等腫;取汁如豆滴耳中,主聹耳;中虺蛇毒,敷之良?!?br>《本草綱目》:“活血破血,調經解毒。治胎漏難產,胎衣不下,血暈,血風,血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疳痢痔疾,打撲內損瘀血,大便小便不通?!庇种^:“若治手足厥血分熱,明目益精,女人經脈,則用茺蔚子良;若治腫毒瘡瘍,消水行血,婦人胎產諸病,則并用為良。
成分:含益母草堿、水蘇堿、益母草二萜、苯甲酸、月桂酸等。
藥理:有興奮子宮、利尿、抑菌等作用。
臨床報道:治腎炎浮腫,用益母草90~120克(鮮品更佳,量加倍),小兒酌減,用水700毫升,用文火煎至300毫升,每日服3次,利水消腫作用顯著,對急性腎炎的近期療效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