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hide]
【來源】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興安升麻C.dahurica(Turcz.)Maxim.和大三葉升麻 C.heracleifolia Kom.的根莖。主產于遼寧、黑龍江、湖南及山西等地。夏、秋兩季采挖,曬干,除去須根,潤透切片。生用或炙用。
【處方用名】升麻 綠升麻 炙升麻
【性能概要】味甘、辛,性微寒。歸脾、胃、肺、大腸經。本品輕浮上行,既升散,又清泄,具有升散解表、升舉陽氣、清熱解毒作用。升散解表,可治陽明頭痛及肌表風邪;又長于升舉清陽之氣,善治久瀉、久痢、脫肛、子宮下垂等氣虛下陷之證;且能泄熱透疹解毒,可用治痘毒斑疹不透、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癥。
葛根、升麻、柴胡都有發表升陽作用。但葛根為陽明經之主藥,既能解肌退熱,又能鼓舞胃氣上升而生津止渴,煨熟能升陽止瀉;升麻能散肌表風邪,去陽明頭痛,又善升脾胃之陽氣,主治陽氣下陷,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癥;柴胡主散少陽之邪,善治往來寒熱,又能升舉陽氣,常與升麻同用,治氣虛下陷之證,但升提之力不及升麻。又升麻與葛根均能透發斑疹,升麻可解毒,柴胡能疏肝,為其不同之處。
1.用于麻疹透發不暢,常與葛根同用,如《閻氏小兒方論》升麻葛根湯。用于陽明風熱頭痛,可配伍白芷、生石膏等藥同用。
2.用于多種熱毒證,如治胃火亢盛的齒齦糜爛、口舌生瘡,常配伍黃連、石膏等,如《蘭室秘藏》清胃散;用治咽喉腫痛,可與桔梗、牛蒡子、玄參等配伍,如《證治準繩》牛蒡子湯;對熱病發斑以及瘡瘍腫毒,可配伍銀花、連翹、大青葉、赤芍等。
3.用于氣虛下陷所致的脫肛、子宮下垂等癥,常配伍黃芪、黨參、柴胡等,如《脾胃論》補中益氣湯。
內服:3~6克。發表透疹解毒宜生用;升舉中氣宜炙用。
本品升散力強,凡陰虛火旺、麻疹已透、肝陽上亢,以及氣逆不降等證,均當忌用。
《神農本草經》:“辟瘟疾,瘴氣邪氣,毒蠱,入口皆吐出,中惡腹痛,時氣毒疬,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藥性本草》:“治小兒風,驚癇,時氣熱疾……除心肺風毒熱壅閉不通,口瘡,煩悶。療癰腫,豌豆瘡,水煎棉沾拭瘡上。”
《本草綱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陽陷眩暈,胸脅虛痛,久泄下痢后重,遺濁,帶下,崩中。”
成分:含升麻堿、水楊酸、咖啡酸、阿魏酸、鞣質等。
藥理:有解熱、鎮靜、鎮痛、降壓、止血作用;抗菌、抗病毒,對結核桿菌和艾滋病毒有抑制作用;能抑制腸管和妊娠子宮,但對膀胱和未孕子宮則呈興奮狀態。人應用大劑量后出現頭痛、震顫、四肢強直性收縮、陰莖異常勃起,還可引起胃腸炎,嚴重時可發生呼吸困難、譫語等中毒癥狀。
臨床報道:治療子宮脫垂,用升麻4克研末,雞蛋1枚,將藥末放入蛋內攪勻,將蛋孔蓋嚴,蒸熟,去殼內服,每日1次,10日為1個療程,休息2日,再服第2個療程。共治療120例,服1個療程愈者62例,2個療程愈者36例,3個療程愈者8例。服藥期間忌重體力勞動及房事。治療胃下垂、嚴重脫肛也有效。
相關文章: